新冠肺炎疫情突然爆发,来势汹汹,肆虐武汉,漫延湖北,妄图覆盖全国。
武汉赢,则湖北赢;湖北胜利,则全国胜利。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一场没有硝烟的人民战争在号角声中全面展开,每个人都成为一名战士。战斗在一线,上好“刺刀”,冒着生命危险,直接与“冠状病毒”面对面,“真刀真枪”硬拼的,是我们最美丽可爱的白衣天使。与一线天使配合作战,风雨无阻,日夜把守关口,防范病毒出没的,是我们广大的公安干警、武警战士。守牢小区卡口,肩负劝导、监测、帮扶任务,维护群众健康与安全的,是我们无数的基层干部和下沉社区的党员、志愿者。
战士们一往无前,无怨无悔,奋勇拼搏,激励和感动着所有人。在这场关乎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全民战“疫”中,竹溪县作协没有缺席,也绝不缺席,大家用手中的笔为战士们呐喊,贡献绵薄之力为前线“输血”,下沉社区参与志愿服务,誓言“不获全胜,绝不退出”。
在省市作协和县文联号召下,县作协发起“众志成城抗疫情,竹溪作协在行动”征文活动。会员们拿起手中的笔,奋笔疾书,激情撰文,产生了系列有份量有内容的诗文。杨怀玉、明扬、付修林、阚小辉、罗锦华、马佾、卢霞等会员,撰写诗文六十余篇(首),以国士之礼《致敬白衣天使》,感佩勇士们的逆行壮举;以文人情怀《想念黄鹤楼》,展示必胜的信念,寄托美好的愿望......他们相信,“灾难中,总见那颗大爱的仁心”;他们坚信,“短暂的隔离,是为了更长情地相聚”;他们深信,阴翳终将清除,人间依然春光无限。在县文联倡议下,竹溪作协联合其他文艺界人士,创作了80余条具有竹溪地域特色的防控疫情宣传标语。在阻击疫情期间,貌似无力的文字,却发出直抵内心的柔力,绵延不绝。文字点亮心光,让人们不再恐慌,让英雄不被忘记,让阻击的力量更多凝聚,让所有人知道,我们万众一心,抗疫必胜。
从汶川到玉树,从“非典”到“新冠”,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亿万同胞共渡时艰。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竹溪作协发出《致全县文艺爱好者的一封信》,与兄弟协会一起,呼吁光大文艺爱好者积极参与捐款活动,为全县疫情防控贡献绵薄之力。他们中部分是上班族,在响应单位号召进行捐款同时,又自愿以作协会员身份参加捐款;他们有的是农民诗人,本身并没有多少收入,却毅然慷慨解囊献爱心;他们有的还在创业之中,自身发展还需要扶持,但捐款之时没有任何犹豫。在疫情防控期间,竹溪作协发动会员捐款一万余元,体现了应有的社会责任和担当。
这份责任和担当也体现在作协会员从宅家作“贡献”,到走出家门下沉一线,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实践中。疫情防控期间,竹溪作协有30余名会员第一时间响应县委县政府号召,主动到社区报名,参与卡口值守工作。他们从早上八点值守到晚上八点,吃的是大碗面、盒饭,每天重复着登记出入人员、测量体温、代购代送物资、查看孤寡独居老人等固定动作。从2月7日开始,一直到3月14日全县正式宣布城区卡口撤离,坚持了整整37天。他们有的是在县城社区值守,有的是到附近乡镇参与农村疫情防控小分队。在车辆禁行的日子里,每天往返步行,风雨无阻。他们不仅完成日常值守工作,还自掏腰包为独居老人买药、买菜,清理生活垃圾。对那些子女在医院或公安工作的老人格外关照,每天上门测体温,查看身体状况,了解是否缺少生活物资,为前线拼命的战士解除后顾之忧。他们用亲身经历感受着防控疫情的严峻形势,播洒着人间大爱,践行着众志成城。这些志愿服务的经历,成为他们笔下的素材,写作的泉源。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作家关注社会、关心生活、关爱群众的写作理念。
疫去花开。怒放的不仅仅是春天的花儿,更有作家们心中之花,笔下之花。
因为没有缺席,这些花儿势必更加鲜艳,更加动人。(撰稿:阿橄)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