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丰溪镇,群山环抱间的千亩烟田如碧浪般翻涌,肥厚的烟叶在阳光下泛着油光。近日,正值烤烟生长的“黄金期”,也是田间管护的关键阶段,全镇烟农与技术人员抢抓农时,以精细化管理和科技赋能为烟叶提质增效筑牢根基,一幅“烟田铺绿、农户增收”的乡村振兴图景正生动铺展。
“这片烟田刚用无人机完成了病虫害统防统治,比人工效率高10倍,还能精准控制药量,烟叶品质更有保障。”丰溪镇烟叶站技术员李华指着手机上的飞防作业数据,向正在田间查看烟叶长势的烟农们介绍。七月高温高湿易引发病害,该镇组建了由12名技术骨干组成的“烟田管家”服务队,分片包联16个种烟村,每周开展2次田间巡查,通过“现场诊断+视频连线”的方式,为烟农提供打顶抹杈、病害防治等技术指导。截至目前,已开展技术培训12场,服务烟农300余人次。
“这智能烤房就是不一样,设定好参数就能自动控温保湿,再也不用整夜守在烤房外了。”在凉桥村的烘烤示范基地,烟农王建国正通过控制面板查看烤房内的温湿度曲线。在丰溪镇朝阳洞村,62岁的烟农张泽胜是村里的烤烟种植大户,有着16年的种烟经验。今年,他种植了80亩烤烟,预计产量可达23000余斤。“种了这么多年烤烟,感觉技术越来越成熟,收入也越来越稳定。”张泽胜满脸笑容地说,“这几年多亏了政府和烟草部门的帮助,从种植技术指导到烘烤设备更新,都给我们解决了大问题。”
丰溪镇探索“烟田+”模式,在烟株间隙套种大豆、辣椒等绿色蔬菜,每亩能增收200多元。通过在烟田周边套种蔬菜、豆类等农作物,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发展乡村旅游,将烟田景观与民俗文化相结合,吸引游客前来观光体验,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下一步,该镇继续把科技赋能贯穿产业全链条,既让烟农的钱袋子鼓起来,更让特色产业的根基扎得稳、走得远,真正用高质量的发展成果惠及每一位烟农。(王怀琼 杨保)
( 责任编辑:邵博汉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