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移风易俗是关键一环。今年以来,竹溪县丰溪镇积极探索、先行先试,以周家坝村为试点,逐步在全镇17个村全面铺开移风易俗工作,通过强化宣传引导、完善制度保障、创新治理模式等一系列有力举措,为乡村注入文明新风,取得了阶段性显著成效。
宣传引导精准发力,激发群众内生动力
为了让移风易俗的理念深入人心,丰溪镇采用“入户走访 + 群众大会 + 倡议书发放”的立体化宣传模式。镇村干部深入农户家中,累计走访820户,与村民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和需求,耐心讲解移风易俗的重要意义。同时,召开30余场次院坝会,村民们围坐在一起,共同讨论移风易俗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方式,增强了村民的参与感和认同感。此外,在村内显眼位置张贴、发放倡议书80余份,确保宣传覆盖率达到100%,让每一位村民都能知晓。
创新设立的“移风易俗积分制”成为激发群众参与热情的“催化剂”。村民们通过参与移风易俗活动积累积分,如主动简办红白事、参与志愿服务等,凭借积分可以兑换生活用品。这一举措极大地激发了群众参与移风易俗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了人人参与、人人争先的良好氛围。周家坝村的贺大叔说:“以前觉得移风易俗是政府的事,现在有了积分制,我们自己也能从中得到实惠,大家都愿意积极参与。”
制度建设务实管用,红白理事会引领新风尚
丰溪镇以党员、乡贤为核心成立红白理事会,制定《婚丧喜庆事宜操办标准》。明确规定婚事彩礼不超过5万元、宴席规模不超过20桌等量化指标,倡导丧事简办,抵制大操大办。提倡生前尽孝、死后薄葬,简化治丧仪式,抵制散埋乱葬、封建迷信等殡葬陋习,严格遵守丧葬管理规定,执行平坟卧碑丧葬要求,规范丧葬帮忙人数不超过50人标准。
红白理事会充分发挥作用,对村内红白事进行全程监督和指导。在村民办理红白事前,理事会成员主动上门了解情况,宣传操办标准;事中,对宴席规模、彩礼金额等进行把关;事后,对执行情况进行总结评估。通过这些量化指标和严格规定,成功降低了村内红白事的举办标准,有效减轻了村民的经济负担与精神压力。村民老张感慨地说:“以前办个红白事,不仅花钱多,还累得够呛。现在有了红白理事会的指导,既省钱又省心,大家都能轻松不少。”
示范引领成效显著,榜样力量带动文明新风
组织移风易俗劝导队伍开展“四劝导”行动,劝导队伍深入村民家中,耐心讲解移风易俗的重要意义,引导村民自觉遵守相关规定。同时,将移风易俗工作与村规民约相结合,设立“红黑榜”,评选“文明家庭”“星级农户”,表彰优秀、批评违规,发挥榜样引领作用。
组织“身边人讲身边事”宣讲活动,邀请村里的道德模范、文明家庭代表分享自己的故事,以真实鲜活的案例引导村民摒弃“比排场、讲阔气”的旧观念,逐步树立“比贡献、比公益”的新风尚。党员干部以身作则,带头践行新规,激发全村崇学尚智氛围。在党员干部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自觉遵守移风易俗的规定,文明新风在村里逐渐盛行。
移风易俗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丰溪镇将继续巩固和扩大移风易俗工作成果,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和举措,持续推动文明新风在全镇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建设美丽、和谐、文明的乡村而不懈努力!(师梅婷)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