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乡镇 > 兵营镇 > 正文

兵营乡:“五秋”生产齐头并进

时间:2013-09-26 14:35:29      字体:  打印  播放
入秋以来,兵营乡结合各村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全面开展“五秋”生产。
围绕增收抓“秋播”。“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时下正值秋播的黄金时期,兵营乡把秋播作为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重头戏”,以政策落实、种植面积落实、管理措施落实为抓手,一改过去职能部门下计划,自已照着分解任务的老做法,依据各村实际分类指导、合理安排、突出重点。在秋播规划上,把“粮食安全”列入重中之重,实施大户强村战略,主攻小麦、油菜、马铃薯三大产业,在精、强、优、快上下功夫,推广高产高优品种,推行间作套种,扩大复种指数,树立起做细、做精小麦、油菜等现代农业种植新观念。同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农村一线,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帮助和指导农民做好保护性耕作、精量播种、机械深松、节水灌溉等新技术的示范推广,提升秋播备耕科技水平。目前,确定了秋播油菜12000亩、小麦5000亩、豆杂2500亩、马铃薯4000亩、蔬菜8200亩,力争通过秋冬农业开发,促使群众增收致富。
注重实效抓“秋防”。“每年这时候你们都会来给我家牲畜打上一针,就等于给我们买了一份保险,到时候猪儿就能卖上一个好价钱,你们的服务太周到了!”兵营乡生猪养殖大户李忠学深情地对畜牧站的工作人员说。为了将2013年秋季动物防疫工作做好做实,秋防工作启动前三天,乡党委、政府成立了秋季动物防疫工作领导专班,负责全乡动物秋防的协调、指导、检查督办、绩效考核。923日,兵营乡秋防工作全面启动,计划15天,对该乡3700多个养殖户喂养的1.5万头生猪、4762只山羊、4411头牛、5.8万只家禽,易患的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全面强制免疫。强制免疫后,组织人员不定期、不定点、不定村深入各养殖场进行督查,对防疫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上报、及时整改、及时落实,切实做到“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畜、头头注射、只只免疫”,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和动物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促进全乡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突出产业抓“秋管”。茶叶和核桃是兵营乡的两大主导产业,其中,茶园面积3万亩,核桃面积6000亩。入秋以来,兵营乡以产业基地管理为重点,以产业增效为目标,狠抓秋季基地管理,乡党委政府牢固树立“不抓产业就是放弃发展、抓不好产业就是延误发展”的思想,形成以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部门技术人员和村干部配合落实的工作机制;采取驻村联户、连片推进的方式,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基地现场指导农户进行除草、施肥、修剪、及病虫害防治;同时,成立专项督查组,对全乡秋冬季产业基地管理落实情况巡回督导检查,并将其作为产业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年度目标责任书,严格考核奖惩,确保“栽一片管一片,管一片成一片”。
夯实基础抓“秋建”。乡党委政府以全县重点项目“百日攻坚”活动为契机,紧紧抓住当前晴好天气,坚持“规划一张图,建设一条龙,管理一盘棋,审批一支笔”思路,结合全乡人口、资源、环境、发展趋势等因素,本着生态绿色、美丽宜居、文明富裕的要求,提出“建设一镇四区,打造美丽兵营”目标,对中心集镇和罗汉湾、明家梁、银杏、小泉河四个居民新区进行统一规划设计,整合扶贫、国土、环保、农业、林业、水务等项目,加快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着重对集镇扩容、罗汉湾滨湖新区、明家梁宜居村庄进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累计计划投资达1200余万元,预计,年内可完成集镇和明家梁800米河堤、罗汉湾滨湖新区改扩建任务,届时,兵营乡农村面貌将实现跨越发展。
兴林富民抓“秋造”。情寄于树,铭志于林,一河碧水,两岸青山。为切实加强生态建设,兵营乡按照县委、县政府“建设十堰绿色崛起示范县”战略,以“建设美丽乡村,打造幸福兵营”为目标,从9月中旬开始,结合退耕还林补植补造、库区绿化等重点工程和花卉苗木基地、速生丰产林板块基地建设,以“三荒四边”(荒山、荒坡、荒地;库边、河边、路边、田边)为重点,不断创新造林机制,通过示范引导,计划造林整地3500亩,其中核桃2000亩、荒山造林1500亩;建设义务植树基地1个,义务植树50亩、四旁植树5万株、乡村道路绿化68公里、林业育苗50亩。同时,进一步加大林权制度改革力度,全面落实土地、林地流转政策,确保“山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使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林业生产力,实现兴林富民、生态好转、农村和谐。(毛光明余苗妙)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