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县兵营镇种茶历史悠久,茶田面积广袤,过去受限于传统生产方式,茶叶经济效益未能充分发挥。今年,该镇政府积极响应上级号召,通过升级改造老旧茶园,改进大宗茶生产线,改变了以往春茶采摘后夏秋茶荒废的局面。
提质增效谋发展,转变思路助茶农增收
近年来,兵营镇积极探索大宗茶加工制作,充分发挥春茶采摘后的闲置资源,通过“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在全镇筛选管理基础较好的茶园1500余亩来发展大宗茶,通过社会化团队的统一修剪、除草、施肥、杀虫等来提高茶叶质量,又能满足在春茶采摘后还能采集3至4次大宗茶的需求,既解决了传统种植“产量低、品质差”的问题,从而更大限度地发挥了茶园的经济效益,促使每亩茶园年收益可达3500元以上,大大促进茶农的经济收入。
科技助力产业发展,茶农紧跟步伐开笑颜
新生产线采用“机采+机剪”标准化管护方式,集采摘、杀青、揉捻、烘干等工序于一体,实现了茶叶加工的全自动化,不仅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还保证了茶叶品质的稳定性。镇政府积极与农业技术机构合作,引进专业的茶叶采摘设备,邀请专家为茶农开展大宗茶种植、管护、采摘技术培训,累计培训120余人次。通过培训,茶农们掌握了科学的茶园管理方法,如合理修剪茶树,使茶树保持适宜的高度和形状,便于机械化采摘;精准施肥,确保茶树在不同生长阶段都能获得充足的养分。“以前夏秋茶不知道咋弄,现在有了专家指导,茶叶产量和质量都提高了,收入也跟着增加了。”茶农李开湖高兴地说。2025年以来,为更好地服务大宗茶产业发展,镇政府与农技部门对接,在运输不便的两个产业基地安装轨道机4000余米,新设备的运用,极大地提高了作业效率,有效地降低了人力成本。
联农带农巩固成果,茶产业助力共同富裕
大宗茶产业的核心优势,在于其强大的带动力。通过“村集体+合作社+农户”“订单农业”等模式,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深度参与产业发展、共享增值收益。合作社实行“按股分红+按劳取酬”,农户既能通过茶园入股分得红利,又能通过参与采茶、加工获得劳务收入,同时,合作社为农户提供免费技术指导,回收时高于市场价收购,降低农民风险。兵营镇通过大宗茶产业带动50%以上的行政村发展相关产业,不少曾经的集体经济薄弱村,靠茶叶产业实现年集体经济收入超3万元,真正让产业发展成果惠及全体村民。
谈及未来发展,兵营镇主要领导表示:“我们将继续加大对茶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完善产业链,努力提升茶叶附加值。同时,积极探索与我镇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模式,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胡鹏)
( 责任编辑:邵博汉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