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 > 正文

身边的榜样丨赵俊:直播带货闯新路 撑起助农“半边天”

时间:2025-09-05 08:36:12      字体:  打印  播放

在竹溪县兵营镇,有这样一位平凡而闪光的留守妇女:她用近四年的光阴,从网络“小白”蜕变为拥有数万粉丝的农副产品推广大使;她用脚踏实地的耕耘,将藏于大山深处的兵营镇顺风雨酒、兵营西瓜等农特产品,化作连接城乡、致富乡邻的“金纽带”。她,就是赵俊——一位在时代浪潮中乘势而上、播撒希望的电商助农人,用勤劳与责任,点亮深山村落的“电商萤火”。

图片

△赵俊(左)

家庭担当扛重担挺“脊梁”渡难关

2021年8月末,一次送孩子返乡上学的路上,孩子一句“别人都有妈妈接送,可我没有……”瞬间击垮了赵俊的心理防线。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成为留守儿童,赵俊无奈只能选择放弃在杭州打拼多年的进口家居品牌旗舰店店长一职,收拾行囊回到兵营镇这片生养她的土地。这年32岁的她,凭借过往店长经验借钱在集镇盘下一处店面,经营起三元便利店,经营状况虽一般,却也还算能够养家糊口。

图片

然而,一场意外打破了家庭的平静——在外打工的丈夫在工地施工时意外受伤,肩膀静脉血管被切断,两三年内无法下工地、干重活。家庭开支、孩子学费、店铺周转资金……现实的重压接踵而至,这位瘦小的母亲却没退缩。工地小工、采茶女工,只要能挣得微薄补贴贴补家用,她从不犹豫。

生活的重担没压垮她,反而让她寻得新的出口:她开始在抖音记录日常、分享家乡的美食美景,也在直播里和网友聊天互动、唠家常。乐观向上的态度与自强不息的精神,渐渐吸引了两千多名粉丝,为她后续的助农路埋下伏笔。

助农初心守品质直播带货惠乡邻

生活中的契机,总在不经意间萌发。一次直播中,赵俊一边和粉丝聊天,一边分享刚从一位老人那儿买来的两袋新鲜红皮花生:“这种湿湿的、皮不好剥、吃着脆脆的,才是刚从地里挖出来的,最香!”话音未落,抖音后台提示声响起——有粉丝发来私信,想让她帮忙代购新花生。

第一次收到求购私信的赵俊虽有些手足无措,却第一时间回复并主动添加微信沟通。看着微信里的转账记录,喜悦涌上心头的同时,一个积压已久的念头也随之萌发:“我能不能改行卖农产品?家乡的好东西,不愁卖不出去!”

说干就干,她当即连卖带送清空了三元店里的货品,转行专卖兵营地道的特色农副产品。从此,赵俊成了乡亲们口中的“农副产品推广大使”,她的直播间也成了兵营镇农特产品走出大山的窗口。

图片

电商之路从无捷径:啥都不懂,她就从零开始一步步摸索;没有团队,她便事事亲力亲为。镜头前,她用山里人最朴实的话,讲着兵营红薯糖的甜蜜厚重、顺风雨土黄酒的岁月醇香、苞谷酒与高粱酒的清冽酣畅、兵营西瓜的鲜甜可口……四年间,她将顺风雨酒、高山腊肉、腌菜等农副产品远销广东、上海等地,一年收入可达六万元,还通过上门收货、直播带货,带动周边农户每户增收上千元。

她始终把“诚信为本”记在心里,每一件商品都亲手把关、层层筛选;她不被流量裹挟,秉持“不求量多,但求质优”的初心;她更懂“授人以渔”,无偿向村民分享直播带货经验,热心指导镇里的新农人拥抱“云端”销路,邀大家一起加入电商助农的队伍。

图片

党员本色燃微光书写山乡“巾帼答卷”

四年坚守,汗水浸透衣衫,辛酸常挂眉梢,但收获的满足与认可,是支撑她前行的最大动力。如今,她的抖音账号“兵营小四月”粉丝已突破1.8万,兵营镇农副产品的网上商品橱窗也扩充至187件。乡亲们吃不完、卖不出的山货,在她的努力下一件件走出深山,端上五湖四海的餐桌,乡亲们的腰包也渐渐鼓了起来。

图片

“乡亲们的笑容、政府的认可,让我觉得这一切都值得。我是一名党员,虽没多大能力,但能发光照亮别人就好!”这番朴素的话语,是她不忘初心的无声注解,更是一名党员在基层最真挚的责任与担当。正如她抖音主页所写:“点一盏灯,照方圆三米,结四海亲朋。”

前路漫漫,赵俊的脚步愈发沉稳。这阵来自兵营镇的“顺风”,裹挟着红薯糖的甘甜、土黄酒的醇厚、苞谷酒的清香、兵营西瓜的鲜甜,更承载着乡亲们脱贫致富的期盼,吹向更辽阔的远方。她正用一部手机、一颗真心、一份党员担当,为竹溪深山书写着一篇关于奋斗、希望与共富的“巾帼答卷”。

( 责任编辑:徐玉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