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警在烤烟收购站开展安全防范宣传

民警将办好的证件送到群众手中
通讯员潘成涛
今年90岁高龄的冯学仁老人,是竹溪县县河镇大塘溪沟村人。13年来,这位经历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的老战士,因身患多种疾病,生活起居难以自理,由于没有办理二代身份证,可享受的多项优惠政策一直无法落实。
这让竹溪县公安局县河派出所民警看在眼里、急在心中。后来,民警步行10余里山路来到他家中,为他采集信息,免费办好了身份证。从民警手中接过身份证时,老人发自内心地夸赞民警:“你们的作风,有我们当年的 ‘泥腿子’精神。”
地处秦巴山区的竹溪县,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群众出行难、办事难的问题仍然客观存在。更为痛心的是,由于农村信息闭塞,群众对新型犯罪手段知之甚少,很容易成为被侵害的对象。
“解决这些民生问题,需要‘泥腿子’精神!”竹溪县公安局党委向民警提出了要求。
病榻前的满意一拍
10月28日,是汇湾派出所民警预约给辖区秦坪村唐正莲送身份证的日子。老人清早就叫起儿媳,给自己梳洗。“上次民警来照相时,自己身上好大的味,太为难人家了。”老人对儿媳说。在两个月前,民警到村里开展户口调查时,村干部反映,唐正莲身患肌肉萎缩症常年卧床,一直没办二代身份证,医保、低保等惠农政策都享受不了。第二天,民警就带着电脑和指纹采集仪来到她家。土屋、小床,已经分不清本色的被褥和蜷缩在床上的老人,让民警一阵心酸。而她历经病痛折磨,手已不能伸展,为采集指纹,民警把指纹采集仪调整了近10个角度。照相时,老人根本坐不稳,民警蹲下身子,从两边撑起她的身体,又在她身后,拉起白色床单作背景。“好!”给老人拍完照,民警话音刚落,只见老人冲着大家笑了。“她好多年都没笑过了。”老人的儿媳说。
在蒋家堰镇富强村,给83岁的梁祥祚老人办理身份证时,民警蹲在地上,手捧着设备,为他采集好了信息。桃源乡中坝村瘫痪老人王明芝身份证上的那张照片,是民警站在床沿,通过51次抓拍获取的。
今年以来,竹溪县公安局民警共上门给老弱病残群众办理、送达身份证520余次。组成工作专班深入到边远村组,给群众办理身份证46次,服务群众达2300余人。
村庄里的平安课堂
金秋是烤烟丰收的时节,桃源乡村民都沉寂在收获的喜悦中。但桃源派出所所长王涛却很担心。 “群众将有一大笔钱到手,会不会失窃、被骗,拿去打牌?”为了杜绝这些情况,一支由桃源派出所民警组成的宣传队走进了村庄。和以往不同的是,民警不仅带来了防火、防盗、防骗、防抢的宣传单,还专门从网上下载了多部安全防范教育短片。“拒绝陌生来电,防止上当受骗。利再大,只要不贪心,就不会受骗。预防诈骗,牢记心间……”很快,《防骗style》、《最炫防盗风》等网络流行的MV,在村庄里流行起来。“这种寓教于乐的宣传方式,不仅增强了大家的安全防范意识,也丰富了村民的精神生活。”桃源乡厚河村党支部书记田绍东对民警的这些做法深有感触。
走村串户、上门服务、警务大篷车、流动车管所,所到之处,村民反响热烈,“现在大家生活好了,怎样不出意外、安安稳稳过日子?是我们最大的愿望。”新洲乡马家河村村民甘启军说。
今年以来,竹溪县公安局民警纷纷走进村庄,以校园安全课、巡回宣传车以及向辖区群众汇报工作等形式,召开群众大会80余场,发放安全防范提醒传单1.82万余份,极大地提高了村民防范不法侵害的意识,成功预防电信诈骗案件80余起。
数据中的泥土芳香
今年54岁的谭学平是丰溪派出所民警。35年来,他几乎没有离开过这片土地,那里的一山一水都留下过他的足迹,被同事誉为“活地图”。“你的这些东西,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如果能输进数据平台,把人脑变成电脑就太好了。”5年前,领导给他提出要求。从那以后,老谭的口袋里多了一样宝贝——五笔字根表。一有空,他就按图索骥拆起笔画,带着老花镜敲打着键盘。几年下来,他将走村串户得到的六千余条辖区人口、单位、房屋、重点人员、帮教对象等数据,输进警务综合平台。同时,他还专门建立了辖区治安积极分子、中心户长信息库,打开电脑,住址、联系方式、管防责任区等一目了然。今年6月,安徽男子孙某窜至辖区纸坊沟村,冒充某地卫生局干部,向留守老人兜售假药行骗。接警后,民警迅速向治安积极分子、中心户长发出布控指令。很快,与现场相隔10公里的辽叶村村委会文书张晓波反馈,刚刚有一名疑似男子从这里经过。民警立即进行拦截,将孙某人赃俱获。
被辖区群众称为“骑警”的民警任强富,骑着自行车跑遍了城关镇幸福社区,2年里,他将辖区1.18万处实有房屋、8556户住户、3.21万名常住人口、465家实有单位、445家商业网点等数据逐一核对、录入数据库中。
“这些脚踏实地,透着泥土芳香的数据,才最可靠,最有底气。”竹溪县公安局情报中心教导员陈锐说。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