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小药材收获季节,一车车装满川乌的货车源源不断驶出十八里长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双坪管理站站长张安才满怀喜悦地对笔者说:“今年种植的川乌又丰收了。”
十八里长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竹溪县南部最偏远地区,素有竹溪的“小西藏”之称,一直以来村民们主要靠传统种植业为生。为了找准路子、选准项目,使林农早日脱贫致富。近年来,十八里长峡自然保护区依托环境优势,抓紧抢救和保护传统种植品种,积极引导农户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不断扩大全区中药材种植规模,走生态特色的产业化发展之路,并积极探索“局统筹、站组织、村落实、民受益”的发展模式,引导农户采取成片规模化种植、林下套种等方式,种植小药材。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符合市场需求的特色种植业,把中药材种植作为破解传统农业种植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为了鼓励农户发展小药材,该局每年组织党员干部结成对子开展"四联四帮"活动,并拿出部分资金在生产上予以扶持,年终对种植大户给予重奖,不断提高农民的种植积极性,走出了一条药材富民之路。
据了解,今年保护区川乌种植面积达到1000余亩,平均亩产可达到1250公斤,仅此一项农户人均增加收入1700余元。(王兆平)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