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法院积极打造便民服务平台,健全便民诉讼长效机制,通过“五个一”打通人民法院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让群众满意,令群众受益。
搞好一项学习,思想认识上爱民。成立以院长任组长、各庭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教育实践活动学习领导小组。明确各庭室负责人为本庭室教育实践活动负责人。定期开展集中学习和各庭室内部学习活动,把学习活动作为一项常规工作长期抓。要求干警撰写学习体会和自我剖析材料,重点查摆“四风”问题,并整改落实到位,通过学习活动让干警从思想上认识到法院群众工作的重要性,将司法为群众服务内化于心。
开展一项活动,行为作风上惠民。积极开展“三万”活动,院长带队深入联系村开展调研,与村干部和部分村民进行座谈,了解群众急需解决的问题,针对联系点环境整治资金缺乏的问题,积极联系邮政银行等部门提供资金帮助,亲自带领全院干警到联系点脏乱臭的河道清理垃圾,开展植树等活动美化村容村貌。抽调精干力量定期深入联系点开展法律宣讲活动,增加村民的法律知识和使用法律维权意识,让村民感受到实实在在地实惠。
抓好一个重点,立案服务上便民。结合审判实际,深入推进便民诉讼服务中心建设,立案大厅建成集严格安检、立案、信访和便民诉讼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规范化诉讼服务中心,安装了电子屏幕,方便当事人了解开庭信息,设置有信访接待室、诉前调解室、速调速裁室等,配置休息座椅、饮水设备,诉讼指南、风险告知等诉讼指导材料150余份,为当事人提供一站式诉讼服务。
践行一个宗旨,审判执行上利民。牢记司法为民的宗旨,不断健全利民措施,立足当地山高路远、居住分散的特点,不断完善巡回审判制度,把巡回办案和执行案件变为主动服务,通过就地开庭、现场调解、及时执行等方式实地解决纠纷。今年以来,开展巡回审判150余次,受理民商事案件480件,占全部案件的30.25%。对涉农案件和涉病、困难群众的案件开辟绿色通道,采取快审快执的方式,并上门亲送执行款26次,80多万元。较好地减轻了群众诉累。
破解一个难题,涉诉信访上为民。努力提升审判质量,加强公正、公开办案力度,从源头上减少信访案件。实行院长带头接访并形成制度,加强判后答疑工作力度,送达法律文书时详细释明判决的理由及事实和法律依据,对有瑕疵的案件及时补救,加大社会救助,对生活却有困难的信访人,在宣传法律、做思想工作的同时,主动与当地党委政府、民政、信访等部门联系,通过解决低保补助、给付信访救助金、扶贫救助等方式,为信访人解决实际困难。(杜雪刚)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