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乡镇 > 向坝乡 > 正文

向坝民歌“潮”你而来!这场盛宴“声”入人心

时间:2025-08-25 11:40:43      字体:  打印  播放

竹溪新闻网讯 实习生 童杜 吴志卓 通讯员 李莉莉 报道:“一更里来月照楼,二更里来月照街。”8月22日,竹溪县向坝乡民歌文化广场上歌声飞扬、掌声不断,一场充满乡土气息的民歌比赛在这里热闹上演。来自全乡的10多名民歌爱好者用嘹亮的嗓音、真挚的情感传唱向坝民歌,让现场观众沉浸式感受山乡文化的独特魅力。

向坝民歌是当地群众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孕育的民间艺术瑰宝,曲调质朴悠扬,歌词多取材于山林劳作、田间生活与男女情爱。向坝乡于2021年被省文旅厅授予“湖北民间艺术之乡”,被省民协评为“湖北民歌之乡”“湖北民歌文化生态保护区”。为让这门老手艺“活”起来、传下去,向坝乡以比赛为媒,既为民间歌手搭建展示平台,也让更多人关注非遗传承。

比赛现场,选手们不分年龄、不论职业,既有年过六旬的老艺人,也有二十出头的年轻传承人。72岁的杨福凤是向坝乡民歌省级非遗传承人,她和邵济生演唱的《郎打鸳鸯哨》带着岁月沉淀的韵味,颤音里藏着山乡人的细腻情感,一开口就勾起了台下老辈观众的记忆,不少人跟着轻轻哼唱;21岁的返乡青年王蒙带来《乌苏里船歌》,他将现代演唱技巧融入传统曲调,让老歌有了新味道,赢得年轻观众阵阵欢呼。

除了独唱,比赛中还有对唱、小组唱等形式。“送妹送到大门外、送妹送到橘子园……”王学龙的《送妹送到泪双滴》,把山间男女的羞涩情意唱得活灵活现;由3名村民组成的小组唱《穿结巴号子》,用直白的歌词展现劳动场景,唱出了最生动的劳动场面。

“以前听民歌是凑热闹,今天才发现每句歌词都有故事。”来观赛的游客张女士拿着手机录个不停,“老艺人唱得有劲儿,年轻人唱得新鲜,这就是文化传承的样子吧!”

比赛结束后,大家一起手拉手跳篝火舞。橙红的火光映着一张张笑盈盈的脸,500多名参与者自发围成圈,随着节奏轻轻晃动身体,乡亲们在歌声中聚起乡情,游客也在烟火中感受山乡魅力。

歌声落了,意韵还在。这场民歌比赛不仅是一次艺术的比拼更是一次文化的接力,老辈人把调子传下来年轻人把情感唱出去。向坝民歌正跟着山乡的脚步,一步步走向更亮的舞台。

( 责任编辑:邵博汉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