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乡镇 > 丰溪镇 > 正文

丰溪镇:“1+1+N”模式,实现绿富双赢

时间:2025-09-06 18:50:00      字体:  打印  播放

天凉好秋,行至在竹溪县丰溪镇周家坝村,目之所及皆是苍翠,连绵群山间,昔日闲置的林下空地被重新唤醒。黄柏的挺拔、油茶的繁茂与魔芋的茁壮相得益彰,村民们穿梭在林间除草、管护,汗水滴落处,一幅“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徐徐展开。

这片充满生机的林地,藏着当地致富带头人何邦琼的“生态致富经”。2022年,敏锐捕捉到林下资源潜力的何邦琼,依托周家坝村优质林地,牵头成立琼玖合作社,一口气拿下3500亩林地发展林下经济。在镇政府的指导下,她创新探索“黄柏+魔芋”“油茶+魔芋”立体套种模式。黄柏、油茶作为长期产业,需数年培育但收益稳定;魔芋作为短期作物,当年种植即可收获,这套模式既能填补林下空间、降低林地抚育成本,又实现了“短期有收益、长期有保障”的产业平衡。

“你看这株魔芋,株高快一米二了,今年收成错不了!”指着长势喜人的魔芋,何邦琼算起了收益账,“丰产期时,单黄柏年收入就能达56余万元,魔芋更可观,每亩能有2.2万元收入。”产业发展的红利,不仅留存在合作社账本上,更实实在在装进了村民口袋。合作社常年提供30余个就近务工岗位,人均年增收超1.5万元。“不用外出奔波,在家门口除草、施肥,九十月份挖魔芋,一天能挣120元,比在外打工还划算!”村民贺老汉的话,道出了当地群众的获得感。

不只自己致富,何邦琼还主动拉起“共同富裕纽带”——带动周边30户农户加入种植队伍,免费提供种子与技术指导,从选种、栽种到管护全程跟进,帮农户破解“不会种、不敢种”的难题,让林下经济成为更多家庭的“增收源”。

琼玖合作社的蓬勃发展,正是丰溪镇林下经济集群化推进的生动缩影。近年来,丰溪镇始终锚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将林下经济作为“森林四库”建设的核心抓手,以“1+1+N”林业产业体系为框架(1个主导产业引领、1套政策保障、N种模式创新),围绕林业发展规划,深耕油茶、药材、魔芋“三大经济文章”,通过政策引导、模式创新与科技赋能,推动林下经济从“单点探索”迈向“集群发展”。

“我们重点推广‘大户+农户’‘公司+村集体+农户’合作模式,把分散的林地资源整合起来,让林下空间产生‘叠加效益’。”丰溪镇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镇已在凉桥村、辽叶村、三坪村、周家坝村、桃花山村打造5个林下经济示范基地,仅林下魔芋种植面积就达100余亩,中药材种植面积突破7万亩,其中作为核心产区的黄连种植面积达2.2万亩,形成“一村一品、多村联动”的产业格局。

产业要长远,链条需延伸。丰溪镇并未止步于林下种植,而是积极推动“种植+加工”融合发展——围绕鄂渝陕道地药材黄柏、重楼等,规划建设现代化中药饮片生产线,推进中药材初级加工与精深加工,让“林下产出”实现“身价倍增”;同时联动周边区域,将林下中药材产业与国储林建设、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相结合,2025年新增黄连、黄柏、青风藤、天麻、毛慈姑等林下药材7500余亩,带动2000余人次就业,形成“生态种养+精深加工+就业增收”的全链条发展模式。

“下一步,我想在合作社的基础上,搞‘农业+旅游’的家庭农场,让游客来体验林下采摘、欣赏山林风光,走农旅融合的路子!”谈及未来,何邦琼眼中满是憧憬。而在丰溪镇的规划蓝图里,这样的“林下畅想”正不断延伸——随着林下经济集群效应持续释放,一条生态优先、产业兴旺、百姓幸福的乡村振兴新路径,正在这片青山绿林间越走越宽。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