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竹溪县丰溪镇,群山叠翠,清风拂过林下500亩连绵的清风藤基地。浓绿掩映中,一株株清风藤沿着坡地舒展枝叶、长势喜人。一年前,它们还是从湖南怀化远道而来的“客人”;如今,已在丰溪的土地上深深扎根。而这片土地的命运转折,早在五年前就与一条产业链紧密相连……
五年原料输出,今朝谋变破局
丰溪镇地处秦巴山脉腹地,森林茂密,野生清风藤资源丰富。五年来,这里的清风藤一直稳定供应湖南正清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其产业链上的“后方仓库”。两年前,该公司董事长吴飞驰多次赴丰溪镇调研原料基地时提出:“你们有这么好的资源,不能只做原料产地,应该自己握紧这条藤,把产业做起来。”这句话像一粒种子,落进了镇党委书记刘敬海的心里。“我们长期输出资源,却没有品牌、没有技术、没有话语权。”该镇党委意识到,丰溪不能永远只做“幕后供应者”。
走出去引进技术,“土专家”接棒攻坚
2023年,丰溪镇党委书记刘敬海带队,组织镇村干部、药农代表组成考察组,专程赴湖南正清药业学习清风藤规模化种植和育苗技术。考察归来,镇党委立刻成立技术攻坚小组,一批“土专家”——老党员、老药农、村干部主动站了出来。没有现成教材,他们就一遍遍试验、一株株观察;缺乏专家指导,就邀请湖南正清药业技术员远程指导。失败了就重来,出芽了就记录……耗时一年多,硬是摸清了清风藤从种子培育到扦插繁殖的全套技术。“真成了!”技术员张红站在基地里,搓着满是泥土的手笑得合不拢嘴,“你看这叶子多亮,根扎得多稳——咱们的土,能养出好藤!这藤就像我们的孩子,终于在丰溪扎下根了!”
林下生“金”,生态经济双丰收
如今,丰溪镇林下清风藤种植规模已达500亩。通过与其他药材轮作、间作,既保护了生态,又大幅提升了土地效益。清风藤具有耐荫喜湿的特性,特别适合林下种植,不破坏原有植被还能增收。“我们不再只卖原材料。”刘敬海坚定地说,“下一步要做初加工、拿认证,真正把‘丰溪清风藤’的品牌树起来。”村民刘美芝一边打理藤苗一边笑:“以前采药靠天吃饭,现在种药凭技术挣钱。山还是那片山,日子却更稳了。”
从连续五年向外输送原料,到如今掌握人工育苗技术、拥有自有基地和品牌发展路径,丰溪镇完成了从“依赖输血”到“自我造血”的产业突围。“没有别的技巧,就是肯学肯干。”刘敬海笑着说,“清风藤能在这里活下来、长得好,就是对我们最大的认可。”如今,这批“土专家”正带着更多农户加入种植队伍——一根藤,正悄悄编织起丰溪镇的乡村振兴梦!(陈建树 郭婷婷)
( 责任编辑:邵博汉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