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 > 正文

火灾事故防范应对

时间:2020-06-08 16:53:43      字体:  打印  播放

 1. 家庭火灾

火势初起,应及时灭火,同时呼救、报警;若火势太大,应果断撤离;如果被困火场,则应冷静自救;积极求援。

预防/预警

(1)防“燃头”。香烟、蚊香、蜡烛、油灯等“燃头”,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火灾,平时应提高警惕,加以防范。

(2)查线路。不乱接、乱拉电线;定期检查电路;及时更换损坏、老化的电线;导线接头及插座要紧密连接。电力线路、开关、插座和插头不过负荷(过载)。

(3)查开关。家中长期无人时,应关闭电源总开关和燃气进气阀门。

(4)不堵道。火灾发生时,阳台、过道、楼梯等是逃生通道或避难场所,不要堆放杂物。

(5)不焚烧。不可在家中焚烧丢弃物。垃圾中可能藏有易燃易爆品,如液化气残液、鞭炮等,焚烧时易引发火灾。

(6)不积物。有些物品,如湿稻草、麦草、棉花、豆饼等堆积的时间过长,在一定条件下可能自燃,引发火灾。

(7)“五件宝”。家庭应备灭火“五件宝”:即家用灭火器、灭火毯、防烟面具、应急逃生绳和手电筒,并学会正确的使用方法。

应急要点

【及时灭火】

(1)棉物用水灭。家中的棉被、衣服、沙发等着火,用水灭火效果好。若窗帘着火,首先应将其扯下,然后用水浇灭。

(2)“油火”不用水。油锅起火时,可迅速盖上锅盖或向锅内倒人切好的蔬菜,也可用防火毯、湿棉被等捂压。不能用水浇,以防溅出的油引燃其他物品。

(3)“电火”先断电。家用电器起火,应先切断电源,再用防火毯、湿棉被等捂压灭火。如电视机、电脑等起火,应从侧面靠近,以防显像管爆炸伤人。

(4)“酒精”杯碟盖。给火锅添加酒精时起火,不要用嘴吹,可用小菜碟等盖在酒精罐上灭火。若火势蔓延,用防火毯、湿棉被等捂压。

(5)“煤气”湿被压。煤气着火可用防火毯、湿棉被等捂压,在火熄灭的同时关闭阀门。

(6)“室火”慎开窗。密闭的房间内起火,不要轻易开窗,以免空气对流加速火势蔓延。

(7)报警要及时。在灭火的同时,应及时呼救、报警。报警时要讲清地点,说明起火的原因,留下姓名和联系电话,最好能派人提前到事发地附近标识比较明显的地点,如路口或巷口,等候并指引救援人员。

【正确逃生】

(1)湿毛巾,捂口鼻。身处火区,应迅速戴上防烟面具,或用湿巾捂住口鼻,以防中毒、窒息。

(2)湿衣裹,贴地行。很多人在火灾中不是被火烧死的,而是被浓烟、毒气呛死的。

逃离火场时,应用湿衣物裹身,身体尽量贴近地面穿过烟区。因为火灾发生后,靠近地面的地方往往残留着未被污染的空气。

(3)火上身,快打滚。若身上衣物着火,应就地打滚或用水喷淋,或就近跳入水中。

(4)不恋财,快逃生。身处险境,应尽快撤离,不可因留恋财物、怕羞而耽误逃生时机。

【火场自救】

(5)火封门,湿被挡。当大火封门无法逃离时,应关紧迎火门窗,用湿毛巾、湿布堵塞门缝,用湿被单或湿棉被封门,防止烟火侵入。

若火源在室内,离开房间时,应关上房门,把火焰、浓烟控制在一定的空间内。

(6)出不来,上阳台。无法逃离时,应尽量在阳台、窗口等易被发现的地方等待。

(7)发信号,救援到。被困人员可用手机、电话等向外求援;也可用敲击出声、打亮手电筒、摆动衣物、向窗外扔物品等方式发出求救信号。

2. 高楼火灾

高层楼房楼层高、人员多、过道窄,发生火灾后不易逃生,常因通道阻塞、毒烟熏呛或相互踩踏,导致人员伤亡。

预防/预警

(1)牢记逃生路线。牢记高层建筑的逃生通道,熟悉周围环境:一旦发生火灾,能选择正确的逃生路线。

(2)牢记逃生用品。人住后,记住防烟罩、手电筒及逃生绳的摆放位置。

应急要点

(1)火初起,及时灭。

(2)火蔓延,速逃生。若火势无法控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湿衣裹身,身体贴地,快速向楼下有序撤离。

(3)结绳索,把命保。利用应急逃生绳,通过窗口、阳台、下水管等滑下逃生,或用缓降器逃生;也可临时用布匹、床单、地毯、窗帘等结成绳索逃生。注意要将绳索系牢,以免中途断开。

3. 人员密集场所火灾

商场、超市、体育场馆、酒店、影剧院等人员密集的场所一旦发生火灾,除因烟呛、火烧造成伤亡外,还常因拥挤、踩踏导致群死群伤的严重后果。

预防/预警

(1)熟悉环境。进人人员密集场所,应熟悉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和逃生通道示意图,留意消防救生设施。

(2)慎用明火。遵守相关动火规则,不随意使用明火。特别是营业时间,严禁动火或动焊。

(3)规范用电。人员密集场所高功率电器较多且电路复杂,往往会因电器长时间超负荷运行,以及电路短路、接触不良等引发火灾。应定期进行电器检测。

(4)不堵通道。不要将用于疏散的楼梯口、防火门堵塞、锁死,以保持逃生通道畅通。

(5)事故广播。人员密集场所应配备事故广播系统,保证事故广播的使用性能。

应急要点

(1)有序撤离。保持镇定,有序撤离。让老人、妇女、儿童先撤离;不相互拥挤,以免踩踏导致伤亡。

(2)多方逃生。可利用消防通道、楼梯等逃生;还可利用排水管、室外突出部分、各种门窗以及避雷网等逃生。

4. 汽车火灾

汽车火灾不仅会造成车辆损毁,影响交通秩序,还会威胁司机和乘坐人员以及周围群众的生命安全。

预防/预警

(1)电与油,勤检查。电线破损、老化,或电路接触不良、短路、漏电、接口松动,以及油料渗漏等,都可能导致汽车火灾。

(2)油擦车,防火花。使用汽油擦拭车辆时,应先切断电源。不能使用涤纶丝等物品擦拭,以免擦出火花引发火灾。

(3)易燃品,小心放。不要将气体打火机、空气清新剂、香水、摩丝等易燃物品放在车内易受阳光直射的地方,或接触车内高温部位。

(4)灭火器,不能忘。小汽车至少应配备一个中型灭火器(可选用3-5升的干粉灭火器),大型客、货车则应按规定配备灭火器。

应急要点

(1)疏散乘客。汽车在运营途中一旦起火,应立即疏散乘客及周围人员、车辆,并报警。

(2)驶离险地。车载货物起火,应尽快驶离人员集中的场所和油库、化工厂等危险地带。

(3)断电灭火。发动机起火,应切断电源,然后用随车的灭火器灭火。

(4)车、货分离。货物着火,应先将货物推下车,再用随车灭火器灭火。

(5)上风灭火。使用灭火器时,应选择上风位(背对着风吹来的方向)站立,.以免风吹火焰伤人。

(6)脱衣打滚。衣服着火,应迅速脱下,就地打滚,或就近跳入水中。灭火时,应脱去化纤衣服。

(7)跳车速离。火势无法控制时,可用衣物、手臂护住头部,从车门逃生,或打碎玻璃从车窗跳出,并迅速离开危险地。

5. 森林火灾

森林火灾突发性强,破坏性大,救援困难。大规模的森林火灾不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会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甚至导致人员伤亡。

预防/预警

(1)关注“旱”、“风”、“雷”。干旱、大风和雷击天气易引发森林火灾,此时进入森林应多加小心。

(2)严禁“烟”、“火”、“鞭”。严禁在森林里违规使用各种明火,如吸烟、烧烤、点篝火、上坟烧纸与燃放鞭炮等。

应急要点

(1)湿毛巾,捂口鼻。

(2)衣蒙头,逆风行。穿越火线时要用衣服蒙住头部,迅速逆风冲过火线。

(3)在山腰,向下逃。切不可往山上跑,因为火势向上蔓延的速度比向下蔓延快。

(4)烧过处,可卧倒。被困火场难以逃出时,应选择已被火烧过的地段,或草木稀疏、地势平坦的地方卧倒。

(5)互关照,早呼救。同行人员应保持联络,如发现有人掉队,应及时向消防人员求援。

6. 危险地带火灾

加油站、油库、地下煤矿、天然气管道、化工厂等危险地带一旦发生火灾,火情更加复杂,而且有可能发生爆炸或释放有毒气体,极易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甚至引发重大环境污染事件。

预防/预警

(1)险区勿近。不要在危险地带及其附近玩耍、逗留;其他建筑物应与危险设施保持一定距离。

(2)险物勿带。不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进入危险地带。

(3)手机勿打。不在加油站等危险地带打手机。

(4)明火禁用。发现有油、气泄漏现象,应立即通风,熄灭火源,并通知相关部门检修。任何情况下都严禁使用明火试漏。

(5)电器禁开。油、气泄漏时,严禁开启电器,以免擦出火花引发火灾。

应急要点

(1)火初起,及时灭。

(2)危险地,快疏散。危险地带发生火灾后,应立即疏散人员。

(3)速报警,不等待。

(4)观火势,上(侧)风逃。及时观察火势蔓延的方向,向上风或侧风方向逃生。

(5)找掩护,快转移。若已形成大面积立体燃烧态势,可利用安全检修楼梯、管道、建筑物等迅速转移到安全区域。注意利用不易燃烧的物品(如湿衣被等)掩护自己,还可用灭火器材局部灭火,开辟通道,冲出火场。

(6)有爆炸,快卧倒。若发生爆炸,要往坚固遮蔽体处躲避,并尽可能卧倒。

(7)火上身,快打滚。若衣服着火,应尽快脱下衣服,就地打滚,或就近跳入水中。

(8)防复燃,防污染。大火被扑灭后,应对现场进行彻底清理,消除复燃隐患。周围居民应特别留意大气、水体是否被污染,并关注政府权威部门发布的公告。

7. 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灭火器是扑灭初起火灾的有效器具。常见的有手提式泡沫灭火器、手提式干粉灭火器、手提式二氧化碳灭火器等。

【使用方法】

(1)提往火场。用手握住灭火器提把,平稳、快捷地提往火场。

(2)5米拔销。在距离燃烧物5米左右的地方,拔出保险销。人应站在上风方向。

(3)握住喷管。用一只手握住喷管,将灭火器喷嘴对准火源根部。手应握在胶质喷管处,以防冻伤。

(4)开启压把。用另一只手按下压把。不要将灭火器的盖与底对着人,以免弹出伤人。

(5)根部喷射。对准火焰根部,左右摇摆喷射。喷射时由外向内,由近而远。

【注意事项】

(1)先断电源。若是电器引发的火灾,扑救时应先切断电源,以防触电。

(2)勿与水喷。不要与水同时喷射在一起,以免影响灭火效果。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