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兄妹眼中,他们长哥比父,长嫂比母,以小家庭扛起大家庭的责任,付出全部,改变了大家庭中一代人的命运;在邻居眼中,他们是温情的儿女,知心的兄妹,总把别人困难放心间,是近邻更是“近亲”;在同事眼中,他们是梦想的追逐者,事业的成功者,比翼并进,总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业绩。一路走来,他们以良好的家庭风气和个人品质影响了身边所有的人,这是竹溪县城关镇明咏梅、方友泽家庭的真实写照。
30年前,明咏梅、方友泽夫妇都是兵营镇一所乡村学校的普通教师,工资收入微薄,生活贫寒。丈夫兄弟姐妹众多,父母在勉力供其读完大学后,已是心力交瘁,正在读高中的妹妹弟弟要完成学业就更困难了。“我们要担负起家庭的责任,供弟弟妹妹们完成学业,哪怕自己苦一点,也要让他们读完大学。”面对困境,明咏梅和丈夫商量把自己新婚礼金全部拿出来,作为弟弟妹妹的学费和生活费,后期的学习费用就从工资中想办法挤兑。就这样,夫妇俩每月领工资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县城给弟弟妹妹带钱和汇款。弟弟妹妹读书那几年,夫妇俩未添置一样家具,未做过一件新衣服。但自己生活再苦,也不能苦了家人,逢年过节,总要想方设法为家里买些好吃的、为父母添些衣物、置些小物件,让一家人喜气洋洋。九十年代初,一个闭塞贫穷的山村家庭能走出三个大学生是何其不易和何其幸运呀!正是夫妇俩用自身尚不厚实的肩膀撑起了家庭的脊梁,在艰难困苦的生活中,用小家庭的艰辛和担当换来了大家庭的幸福和幸运。
家庭生活中担当奉献,社会生活中他们同样如此。邻居老人王爷爷的儿女都在外地,家里的阳台漏雨,老人茫然无措,夫妇俩了解情况后,立即为老人四处奔走联系施工人员,又根据老人的意愿帮助采购和运输施工材料,与施工人员沟通施工要求,监管施工质量,直到老人满意为止。疫情期间,丈夫充分发挥党员作用,组建微信群,及时做好疫情防控宣传,协助做好测温查验和进出管理,每天收集居民生活需求,组织楼栋党员开展上门服务,对留守老人,他每天总要多问几句需要什么还差什么,对长期封闭产生烦躁心理的邻居,他总是站在社会大局国家政策的高度耐心疏导,在他的带动下,小区民心稳定,生活有序,他们逢人总说:“有小方在,放心,安心。”夫妇俩都是教师出身,在教育和管理学生方面有比较独到的经验,孩子也是学霸,邻居家的孩子思想有困惑了,学习有困难了,总要想方设法送到他们家,让一家三口帮助辅导和开导,而他们总是不厌其烦,乐此不疲。在邻居的眼中,他们家庭热情有爱,不是子女却温情堪比子女,不是兄妹却知心甚过兄妹,事情交给他们,孩子和他们在一起,就是放心!
生活中相携相扶,事业上比肩共进。夫妇俩扎根山区学校,很快成为教学骨干和行家里手。夫妇俩的才华能力和扎实肯干被组织看在眼里,丈夫先后选调进入人事、组织和就业部门工作,妻子也调入教育局工作。30年来,夫妇俩获得的荣誉无数,多次被评为先进个人、优秀党员等荣誉称号。在夫妇俩的熏陶和影响下,儿子阳光上进,品学兼优,也进入985高校就读。
向上,向善,向好,良好的家风成就了大家,温暖了他人,也成就了圆满幸福的小家。让我们为明咏梅、方友泽家庭点赞!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