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 > 正文

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时间:2022-09-06 08:55:51      字体:  打印  播放

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未成年人心理困扰与障碍日益增多,心理健康水平不断下降。近段时间,各地报道未成年人跳楼、跳湖、煤气自杀等惨剧愈发频现,让我们看到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问题引发的轻生现象让人痛心惋惜。因此,精心呵护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显得尤为重要,必须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完善家庭心理健康教育

增强家长对未成年人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动性,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引导他们注重教育的具体策略,与学校和社会的心理健康教育形成互补。

优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加强心理教育教师队伍建设,配齐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稳定健康教育专业师资队伍。提高专兼职特别是兼职心理教育教师业务水平;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年年纳入重要教师培训计划,分期分批对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和全体班主任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轮训,不断提高学校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文明办、教育等部门密切联动,精心指导学校建好、用好心理健康咨询室,并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考评体系,列入“平安校园”考核内容。

抗挫折训练防范极端行为

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未成年人心理素质的教育和培养,使之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树立一种感恩的思想,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学会控制自己的心境,注重引导学生心理、人格积极健康发展,及时引导孩子从虚拟世界解脱出来。强化抗挫折训练给他们内在的巨大力量,真正强大孩子抗压的坚强内心才能防范极端行为。

建立新型人际关系

父母要真正懂得孩子的心理、尊重孩子的人格,并有良好的榜样行为;老师要认识到自己的责任不仅仅是一味的知识传授或仅以批评训斥来“严师出高徒”,而是要以教育“完整的人”为最高目的,教师与学生之间应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谐的长效工作机制。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亲子关系才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心理的形成和发展,避免他们产生轻生意识和行为。

引导社会力量志愿参与

鼓励社会组织志愿者参与、兴办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机构和网络,面向社会招募具有专业资格的志愿者、社工开展面询、热线咨询和网上咨询服务,及时发现问题,通过多方位的心理辅导来调节和疏导未成年人的心理发展。

总之,未成年时期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心理冲突及心理健康问题多发的阶段,心灵上的滋补成为这一时期的重要课题。为处于这个阶段的青少年的心理得到健康发展,家庭、社会需要结合未成年自身特点进行施教,调整其错误的思维方式,引导未成年人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行,实现其心理健康发展。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