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 > 正文

寒露至 寒意入晚秋 露重夜更凉

时间:2021-10-11 14:51:35      字体:  打印  播放

寒露至 寒意入晚秋 露重夜更凉 

秦楚网讯(十堰晚报)记者罗毅 报道: 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10月8日迎来农历二十四节气里的寒露节气。这是秋天的第五个节气,也是今年第一个带“寒”的节气。如果说白露是炎热向凉爽的过渡,寒露则是凉爽向寒冷的转折。进入寒露节气后,昼渐短,夜渐长,日照减少,热气慢慢退去,寒气渐生,昼夜温差较大,早晚略感丝丝寒意。

气候特征:露水增多,气温更低

寒露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秋季的第五个节气。每年公历10月7日—9日,太阳到达黄经195°时为寒露节气。寒露是一个反映气候变化特征的节气。寒露节气后,昼渐短,夜渐长,日照减少,热气慢慢退去,寒气渐生,昼夜温差较大,早晚略感丝丝寒意。从气候特点上看,寒露时节,南方秋意渐浓,气爽风凉,少雨干燥;北方的东北、西北地区已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千里霜铺、万里雪飘,与南方秋色迥然不同。

关于寒露名字的来源,有一个说法:《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此时气温较白露时更低,露水更多,日带寒意,故名寒露。在我国民间,有“露水先白而后寒”之谚言,其意为经过白露节气后,露水从初秋泛着一丝凉意转为深秋透着几分寒冷的“白露欲霜”,从洁白晶莹的露气转为寒冷欲凝,生动地反映出气温的不断下降。

我国古代将寒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宾。雁以仲秋先至者为主,后至者为宾。此节气中,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最后一批也迁往南方。二候雀入大水为蛤。深秋天寒,雀鸟都不见了,而海边却突然出现很多壳纹及颜色与雀鸟相似的蛤蜊,古人不解,以为是雀入大水变成了蛤蜊。三候菊有黄华。寒露时节,很多地方有赏枫叶的习俗,“霜叶红于二月花”说的也是这个季节。

从气候上看,寒露时节,露水增多,气温更低。此时中国有些地区会出现霜冻,北方已呈深秋景象,白云红叶,偶见早霜,南方也秋意渐浓,蝉噤荷残。这个时节,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各地气温继续下降。华南日平均气温多不到20℃,即使在长江沿岸地区,气温也很难升到30℃以上,而最低气温却可降至10℃以下。西北高原除了少数河谷低地以外,候平均气温普遍低于10℃,用气候学划分四季的标准衡量,已是冬季了。

十堰天气:升温乏力,体感较凉

寒露是九月节,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自此,露气重而稠,稠而将凝,再过半月,将凝为霜降。自此,告别了秋高气爽、秋明空旷,白日将变得幽晦,天寒夜长,风气萧索,雾结烟愁。萧萧秋意重,依依寒色浓,归鸿将急于南飞,哀鸿遍野、秋残如血的季节到了。

从十堰10月以来的天气看,短短一个星期,我市就仿佛经历了“夏秋冬”的天气转变。10月1日,我市阳光灿烂,在阳光的照耀下,全市气温快速回升,特别是中午,太阳热力四射,宛如夏日。当日,我市一些地区的最高气温超过35℃。2日,全市依然维持晴好天气,气温进一步走高,部分地区的最高气温达到35℃。3日,我市持续晴好天气,气温依旧较高。不过,从4日夜间开始,受冷空气影响,我市天气迎来大转折,气温猛降。5日晚到6日白天,我市大部分地区为阴天有间断小雨天气。在冷空气持续影响下,6日早晨,我市北部地区的最低气温只有13℃,南部地区的最低气温在13℃—16℃。7日白天,我市依然维持阴天有间断小雨天气,全市大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在15℃—17℃之间。在雨水的侵蚀下,体感温度更低。

根据气象资料分析,8日我市雨水告一段落后,阴天唱起了主角。因为缺少阳光的照耀,气温回升乏力,相比前几日略有走高,但体感依旧较凉,特别是早晚,寒意越来越重了。

从气象上看,寒露之后,气温会逐渐降低,寒冷会使许多事物发生改变:它会使枫树的叶子变红,会使地里的甘蔗、红薯和树上的柿子变得甘甜。寒露的夜晚,仰望星空,你会发现星空也已经换季,代表盛夏的“大火星”已西沉,冬天的脚步近了。

养生技巧:寒露脚不露,早睡不熬夜

寒露到来,天气由热转寒,夜晚温度将会降得更低,因此要特别注意保暖。古语有“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的说法,意思是寒露后,尤其要注意足部的保暖,不要赤脚,防止“寒从足生”。

寒露到,天气由凉爽转向寒冷。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理论,这时人们应养阴防燥、润肺益胃。于是,民间就有了“寒露吃芝麻”的习俗。芝麻,在《神农本草经》和《本草纲目》等医药学专著里都享有很高的评价,可广泛应用于食疗。还有谚语说:“芝麻绿豆糕,吃了不长包。”这道出芝麻与绿豆都具有排毒的功能。天凉后,很多人本能地喜温喜热,容易出现内热上火的情况,对养阴不利。深秋季节寒冷而干燥,应该以保养阴精为主,正如中医四时养生所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因此,饮食上,要适当多吃一些滋阴润燥的食物。

另外,我国中医认为,规律的作息习惯有利养阴,因为睡眠不足容易损耗阴血。因此,睡好觉、避免熬夜要常记心头。寒露起居原则是早起早睡,早起能顺应阳气舒张,早睡有利阴精收藏。另外,深秋季节,草木槁枯,寒风萧瑟,人们容易情绪低落,有些人甚至会出现季节性抑郁。中医认为,易发怒、脾气暴躁、焦虑情绪都会大动肝火,对养阴不利。此时要学会潜藏情志,当出现紧张、激动、抑郁时,学会及时调整。一般而言,秋天人的情绪不太稳定,易于烦躁或悲愁伤感,特别是身临花木凋零、秋风萧瑟的深秋,常会引起心中苦闷与垂暮之感。因此,秋季养生要注意调达情志、培养乐观情绪、保持心理平衡。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