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旅 > 正文

逃离热浪!十八里长峡的清凉承包你整个夏天

时间:2025-07-21 19:08:05      字体:  打印  播放

十八里长峡

七月骄阳似火,酷热难耐。城市仿佛被放进了巨大的蒸笼,想要摆脱暑气那就来十八里长峡吧。这里是被盛夏遗忘的清凉角落,峡谷的风裹挟着溪流清冽穿过森林,滤去所有燥热只留下舒爽。无论是漫步在林荫石阶倾听山涧的叮咚,还是静赏云雾在高峰间游走呼吸满是草木清香与湿润山风的空气,都能让你瞬间忘却炎热尽情享受大自然馈赠的清凉。

一、路线介绍

鄂渝交界云海晚霞→天池花海→珍稀植物园→双桥龙凤源→白龙过江瀑布→长峡石刻→石生树→火炬崖→盐道客舍→天然珙桐园→七彩古城→王冠山→双胞胎村

二、景点介绍

天池花海珍稀植物收集区

收集区是集植物基因保存、珍稀植物繁育、科普教育、旅游观赏为一体的综合性示范基地。共收集珍稀濒危植物58种,2.3万多株,其中有以小勾儿茶、珙桐、红豆杉等为主导的17个珍稀濒危树种生态群落。

双桥龙凤园

在凤凰山嘴的两河交汇处,有咫尺相连的两座古桥,一座为石拱桥,一座为木柱廊桥,俗称双桥。双桥始建于明成化八年,是川盐入中原和鄂茶进川陕的要塞。后因洪水屡毁屡建。2005年至2007年,十八里长峡管理局修复古桥,寻觅古碑,刻立志碑。著名书画家周韶华先生题写“双桥拱月”。相传,在十八里长峡双桥境内有“三山”“一洞”之说。站在天池垭主峰虎头山平目可视:近前卧龙山(俗称白龙山),横卧鄂渝陕三省之间,龙头朝东,龙尾朝西;近在咫尺的盘龙山(俗称黄龙山),举目视之雄伟,形似真龙盘踞,见而生畏。“双龙”山之间,有一名曰凤凰之山,凤头于鄂,凤尾于渝,凤之双翅搭至“双龙”颈位,“双龙”乃是天宫王母娘娘手中的“双龙拐杖”。双龙辞别凤仙后,每当凤仙思念双龙之时,就会饮之双溪甘露,以解相思之苦。至今,人们清晰可见,在白龙溪和黄龙溪交汇之处,一张长长的凤嘴长扎于溪中,饮之甘露。

白龙过江瀑布

瀑布从峻茂的峭崖间从天而降,宛如一条矫健的白龙,引颈向河,撞石凌空飞越宽近百米的河谷,直喷对岸,白浪飘逸,雾中生花,汹涌壮阔,七彩斑斓,蔚为壮观,形成“飞瀑峡中过,车从瀑下行”的奇观。相传,雷神奉玉帝之命要将私自下凡的仙女带回天庭,可仙女留恋于凡间心仪的白龙,雷神便迁怒于白龙,欲将白龙处死。仙女誓死要和白龙在一起。雷神为了交旨,只听一声震天巨响,山体被雷神劈成了两半,白龙和仙女被分开,只能隔江遥望。但万丈悬崖和滔滔的急流不能阻断白龙对仙女的思念。一日突降暴雨,岩洞涨满了水,乘着汹涌的急流,白龙以跃马檀溪之势一飞冲天至对岸,与仙女相会。该奇观的最佳观赏时间,是在暴雨初过,又很快转晴的时候。

长峡石刻

十八里长峡是我国中东部地质切割最深的峡谷,全长约9公里,切割宽度约50米,东南亚著名书画家周韶华先生于2004年题写“十八里长峡”。2005年,保护区管理局组织匠工在长峡中部巨石上镌刻而成。

火炬崖

长峡中部河谷北岸的层峦叠嶂中,高数百米,从悬崖破谷而起,迎面望去,山势陡立,如同巨斧砍削而成。崖壁五彩斑斓,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从云天展开,特别是在晴天阳光的照耀下,崖壁上接蓝天,下临碧水,更加灿烂夺目,在陡峭的悬崖上,自然形成五彩斑斓的火焰图案。相传代娃将七仙女回天庭的雨伞藏在石中变成“石生树”后,七仙女寻伞一见钟情,但仙凡有别,临分手时,七仙女将自己亲手编织的五彩披肩送给代娃留个念想。七仙女走后,代娃便日日手捧披肩,站立崖壁上,守望天空,月复月,年复年,这披肩竟与山崖融为一体,真的成了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屏,悬崖火焰恰似一巨型火炬,故名“火炬崖”。

盐道客舍

站在峡谷谷底向西远眺,对面一座百米高的石壁上天然形成了一幅川盐入中原、鄂茶进川陕的挑夫们在此打尖的热闹场景。透过画面,我们仿佛看到了挑夫们虽然破衣烂衫,但挑回了食盐而满足的神情。茶盐古道那段历史被天然的石壁镌刻并留存后世,还原了古盐道上人民的辛勤、朴实、智慧。

天然珙桐园

峡谷两边天然生长着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珙桐200余株,最大树龄680年,树下还自然生长着无数珙桐幼苗,每年“五一”前后是珙桐花(鸽子花)盛开时节。据查,大约在一百万年以前,珙桐在世界上许多地区都有分布,但到了第四季冰川时期,这些地区的珙桐均已绝迹。由于地质的原因,珙桐在我国部分地区得以幸存,成为我国独有的古老珍稀树种之一,被植物学界誉为“生物活化石”,列入我国一级保护树种。

七彩古城

此峰顶四面环山壁立,峰顶中部天然下陷数公顷,进入下陷区域须先经独木桥、天然溶洞,途经悬崖陡壁,攀崖凿爬,一不小心,就会落入万丈深渊。早年间,当地百姓亦在其中躲避战乱、匪患,具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至今天然屏障内还有残垣断壁、崎岖小道、水井灶台,必经的溶洞口还斜倚着一门樟木土炮。每当黄昏,夕阳映照在石壁上,伴随天空云彩一片祥和,恰似遗落的一座“七彩古城”。

王冠山

位于张公桥西南方数公里处,骤然屹立一孤峰,形似王冠,故云“王冠山”。相传,元末明初年间,昏君当道,各地匪患猖獗,旱涝连年,灾难不断,众多灾民流离失所,衣食无着。当地白姓匪患趁火打劫,更是给无数灾民带来无穷的祸殃。王冠山脚下王凤兄妹不甘受欺,结志士,拉干子,自立门户,组成了数百人的“替天行道”三王团,占山为王。后来朝廷得知三王被匪患所害,速派数万精兵剿灭了匪患,赐予王凤王冠一顶放于坟头,一夜之间开成了王冠山形。后来当地老百姓为了缅怀这位巾帼英雄,故将此山叫作“王冠山”。

双胞胎村(渔坪河)

这个不算奇特的自然小村庄,从1962年至今,已出生38对双胞胎,有双男、双女、龙凤胎,且双胞胎个个聪慧灵敏、健康长寿。据传,一对青年夫妇因家庭琐事发生口角,丈夫不知忍让,妻子年轻气盛,一气之下,竟将怀孕已6个月的胎儿作了引产手术,医生告诉她是一对男胎,全家人后悔不已。第二年,妻子再度怀孕,又生下一对龙凤胎。“双坪河,双胎多”之说由此传开,引来无数专家学者一探究竟。

高山草甸

在悬虎岭的南边,与葱坪隔谷相望有当地第二高山峰,海拔2500余米。周边山体与葱坪相比较平缓,生长有茂密的森林。山顶则是一马平川,为高山草甸。草坪顶部有草场10000余亩,加上周边沟谷草甸,草场规模达到17000亩。这里是野生动物的天堂,养育的各种动物不计其数。在草坪西南坡中部海拔2000米处,有一数千亩的草甸,因其自南向北倾斜,日照条件较好,故人们称之为朝阳坪。朝阳坪草甸上均匀地分布有原生海棠,面积约5000亩,具有较高的观赏和保护价值。

枪刀岩群峰及红豆杉古树群落

在十八里长峡最高峰——葱坪(海拔2740米)的北坡,有近万亩的悬崖峭壁,悬崖上怪石林立,形态万千。远眺有的如人似仙,有的如刀似箭,直插云端,有的横卧天堑,如桥似岸……十分壮观。就在这悬崖峭壁上,保存数千亩红豆杉古树群落,林内混生有领春木、麦吊云杉和大果青扦。在这里生长有罕见的“红豆杉王”,其树龄在2000年以上,胸径190厘米,冠幅400米,数千年的红豆杉树和奇特的石峰共同记载着世纪沧桑和地质变迁。

石生树

在长峡河谷中央的岩石上,生长着青冈栎古树,树高20余米,胸径50余公分。相传此树乃七仙女在天池沐浴时,随身携带的雨伞被双桥放牛代娃偷偷插在河中的岩石上,萌发枝叶而成。随着时间的变迁,树和石完全结合在一起,形成“树包石”和“石包树”的奇观,因此而得名“石生树”。此树虽历经沧桑变化,现仍枝繁叶茂、绿树成荫。它见证了长峡的发展历程,也印证了郑板桥先生所说:“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的名句。

水帘洞

水帘洞瀑布四季之景不同,每当丰水季节,雨量充沛,瀑布水量增大,那垂挂洞前的瀑布,酷似一巨幅匹练,震撼群山,似有“水帘横空垂不卷,万斛雪浪涌山根”之势。枯水季节,雨水稀少,瀑布水量亦相应减小,此时,瀑布若一幕薄薄的银色纱幔轻柔飘洒,袅袅娜娜,婀娜媚人。水幕遮掩之间,隐约可见多个深邃古洞。每逢冬季,水帘洞停止奔腾,凝结为冰柱、冰帘、冰山、冰崖,晶莹剔透、千姿百态,形成美妙的玉世界,与皑皑积雪和翠绿的林木交相辉映,更是令人留恋。

张公桥

古盐道要塞。据同治版《竹溪县志》记载,张公桥,明嘉靖戊子年(即嘉靖七年,公元1528年)由当地一张姓贡爷捐资兴建,故名“张公桥”。桥用两块一丈四尺八寸长的石条并列而成。1932年冬,贺龙率红三军曾经张公桥移师川东,并留下三名红军伤员,新中国成立后三人由政府养老,至20世纪90年代辞世。高国政和陈一清无子嗣,他们分别于1958年和1967年病故。黄太全是红军中的一名兽医,1993年,黄太全活到92岁才去世。他有二子二女,至今还居住在十八里长峡。

天池

此地处在十八里长峡西部与重庆市交界的山垭处,天然“湖”,水面约30亩。因其在长岭沟垭,海拔1570米,是远近数百里内最高的水域,因此人们称之为“天池”。天池周边看不到溪流和水源,水位一年四季没有变化。天池池水清澈,周围有密生的日本落叶松、水杉及各类天然阔叶树,在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色彩,使得天池更是斑斓多彩。相传,天上的七仙女偷偷溜出天庭,来到人间游玩,路过十八里长峡时,看到了一泓清澈透明的池水,见池边无人,便纷纷跳进池水嬉笑打闹,双桥境内的代娃碰巧看到七位美丽的女子正在戏水,竟鬼使神差地悄悄拿走了她们放在池边的一把雨伞。这一拿竟让七仙女中的七妹永远留在了人间,并成就了仙女与代娃哥的“人仙奇缘”,十八里长峡的天池也由此而得名。

朝阳坪5000亩原生海棠

在草坪西南坡中部海拔2000米处,有一数千亩的草甸,因其自南向北倾斜,日照条件较好,故人们称之为朝阳坪。朝阳坪草甸上均匀地分布有原生海棠,面积约5000亩,具有较高的观赏和保护价值。

别再在空调房里消磨夏日时光,来十八里长峡吧。这里有天然空调般的峡谷风、遮阳伞似的参天古树、流动冰饮般的潺潺溪流,一头扎进这自然的怀抱在鄂渝陕交界的秘境中。让身心被清凉浸润把夏天过成最惬意的模样,留下一段难忘的避暑记忆。

( 责任编辑:邵博汉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