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部门 > 正文

【干部素质提升年】县财政局:“学讲研练”赋能全国普惠金融示范区创建

时间:2025-08-22 10:04:44    来源:县干部素质提升年工作专班办公室  字体:  打印  播放

编者按:为深入贯彻全省“干部素质提升年”工作部署,全面落实全市干部能力作风建设要求,引导全县党员干部聚焦凝心铸魂、对标争先、强基提能、破解“乱作为不作为不敢为不善为”问题、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和“清廉竹溪”建设,着力提升政治站位、工作标准、落实能力、担当精神、为民情怀和抵腐定力,培育一支堪当支点建设和“一城四地”建设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竹溪党建”特开设“干部素质提升年”专栏,展现全县各地各部门“干部素质提升年”工作成效、创新举措及典型经验。

“同志,创贷贴息政策咋申请?”汇湾镇茶农张某攥着材料等在县财政局门口,刚轮岗到金融股的青年干部立刻迎他进门,翻开手册逐条讲解。如今,这样精准专业的服务已成竹溪财政常态。

今年,竹溪县财政局以“干部素质提升年”为抓手,创新构建“学、讲、研、练”四维培养模式,锻造“开口会说、动笔会写、下手会干”的专业队伍,为成功创建全国普惠金融示范区注入强劲动能。

以“结对帮带”锤炼实战本领

面对青年干部经验短板,局里深知“严管就是厚爱”,一套“领导班子+业务骨干+青年干部”的三级结对网络迅速铺开。

“冲刺全国普惠金融试点”的战役打响,局领导办公室里灯火通明。领导成为并肩作战的“师父”,带着几位青年干部一头扎进材料堆。“来,我们一起抠政策细节,这句表述背后的深意是什么?”他指着文件,引导青年思考。方案编制时,他放手让青年执笔初稿,再逐字推敲;模拟答辩现场,他扮演挑剔的评委,抛出一个个尖锐问题,让青年在实战中打磨表达与应变。田间地头、小微企业厂房里,股长操作着分析工具:“看,这样分析数据,才能真正摸清农户和小微企业的资金缺口。”抽象的数据在青年眼前具象化,化作对服务对象需求的精准把握。

在“老带新、强带弱”的熔炉中,经验与创新思维交融碰撞。青年干部迅速成长,开始在一线独当一面,实战锤炼的本领成为他们最坚实的基石。

借“双讲双促”提升专业素养

“金融普惠示范区成功创建有何效益?上争依据是什么?如何确保成功?”党组(扩大)会上,局负责人现场“考问”干部。让每个财政人“肚里有货、遇事有招”,是铁打规矩。“财政讲堂+专题研讨”构成的“双讲双促”平台应运而生。

讲堂打破“一言堂”:班子成员析理论、股室负责人拆政策、业务骨干授真经。零基预算难点、普惠金融堵点、财会监督痛点……26期讲堂,期期直击要害。青年干部解析完一项贴息政策,话音未落,台下即问:“这门槛会否挡住最需帮助的小微企业?有更精准方式吗?”在唇枪舌剑的“听众提问+集体研讨”中,干部被迫跳出舒适区,从执行者变为钻研最优解的“政策研究员”。越来越多年轻人从紧张听众成长为自信分享者,用PPT、一线案例甚至创新构想解析政策、分享心得。

从局长的“灵魂拷问”,到骨干的“庖丁解牛”,再到青年的“初生牛犊”亮相——每一次“讲”都是深度打磨,每一次“促”的研讨,都让政策文件被咀嚼、消化、重组,最终淬炼成干部手中精准有力的“政策工具箱”。

靠“学研结合”拓宽视野格局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力量,绝不能安于现状!”局主要负责人在党组会上定调:思想淬炼与专业训练必须拧成一股绳。

改变始于“走出去”与“沉下来”。在省级示范村,财政干部围坐在村民中,聆听村支书“一块钱撬动十块钱”的土办法,笔记本记满“积分制”“乡贤理事会”等鲜活机制创新。光影也带来震撼。纪录片《我们是第一书记》中那双在冻土上皲裂紧攥扶贫手册的手,让“老财政”与“小财政”悄然抹泪,画面远比“奉献精神”四个字更猛烈撞击心灵。

学习的脉搏全局跳动。青年写作小组常亮灯至深夜,为“服务区域发展”寻找财政方案;读书班围绕“十五五”财政规划热烈争辩。12次集中读书、8次专题研讨、110多条深思建议——思想在交锋中扩容,格局在研讨中打开。建党102周年活动成为活力赛场。组织者感慨:“我们就是想通过这些活动把干部职工从酒场、牌场吸引过来,以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全身心投入工作!”

这支在“学讲研练”中成长的财政队伍,正推动普惠金融政策如精准细雨般滋润山区。

( 责任编辑:邵博汉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