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部门 > 正文

林下走出“两山”路丨向“绿”而行,林下生“金”正当时

时间:2025-07-22 17:44:05      字体:  打印  播放

编者按:竹溪县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涵养区,绿色是最亮眼的生态底色。竹溪耕地少、林地多,发展林下经济,既能擦亮“绿水青山”金字招牌,又能加快“金山银山”成果转化。近年来,全县以“产业发展提质”为首,锚定“林业经济打造百亿级产业集群”目标任务,积极在“茶、药、漆、竹、特、养”六篇文章上下功夫,合理利用430万亩林地资源,不断探索“林业+”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与“百姓富”的双向奔赴发展之路。即日起,县融媒体中心推出专栏【林下走出“两山”路】,展示全县各地以绿色动能助力乡村振兴、带农增收致富的生动实践。敬请关注。

竹溪新闻网讯 记者 汤鹏 报道:夏日的国有标湖林场绿意盎然,生机勃发。走进林间地头木本药材杜仲的嫩芽在雨后更显鲜亮,草本药材射干的嫩叶在斑驳的树影中舒展。高矮植物错落有致,构成一幅立体种植的生态画卷。

穿梭其间的务工村民忙着除草管护,指尖划过药材枝叶,带起阵阵清新药香,与林海涛声交织成动人的田园乐章。

“每天在这儿忙活八个小时,除草、补种、管护,一天能挣一百多块钱,还就在家门口,心里踏实!”家住林场1组的村民柏自明擦了擦额头的汗珠,脸上漾着笑意。这片曾经的闲置林地,如今成了村民们的“聚宝盆”,让像柏自明这样的乡亲们实现了“守着青山有活干,靠着林地能增收”的愿景。

近年来,湖北偏头山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局(标湖林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以林业产业升级为抓手,在保护森林生态的基础上,蹚出了一条“林上+林下”的立体致富路。通过省级中药材科技小院榔梅培育基地的技术支撑,林场突破传统林业局限,规模化种植杜仲、黄柏、厚朴等木本药材2910亩,林下套种射干、柴胡、金丝皇菊等草本药材1230亩,让“树上产良种、树下种药材”从构想变为现实。同时,500亩改造茶园与20万棒段木香菇相映成趣,4140亩林下经济区如翡翠项链般环绕山林,预计年产值可达1.23亿元。

林下经济

“我们不仅要让林子绿起来,更要让百姓富起来。”偏头山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局旅游事务科科长曾翔介绍。作为全省国有林场自主利用试点,该局积极响应“林下经济百亿产业”号召,通过技术培训、经验共享,将种植示范基地打造成“田间课堂”,带动周边乡镇发展林业产业。如今,从林场工人到乡村农户,越来越多人学会了中药材管护技术,昔日的“看山人”变成了“种药人”,生态优势正源源不断转化为经济优势。

从苍翠林海到垄垄药田,从林间务工的笑语到产业升级的蓝图。偏头山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局以“点绿成金”的实践证明守护生态就是守护财富,发展绿色产业就是铺就富民之路。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生态与经济共舞,青山与金山齐辉正书写着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 责任编辑:邵博汉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