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七月一日开始,县公安局交警大队组织机关、中队民辅警80余人(除二中队外)和青年文明志愿者96人在城关地区12个红绿灯路口开展早(7:30一8:30)、晚(17:30一18:30)间各执勤1小时,采取拉线执旗、穿马夹、戴小黄帽等形式,在交警指导下规范行人看清红绿灯后过人行横道、车辆按灯光信号行驶,双方不抢行;同时劝导骑行电动车驾驶人佩戴安全头盔、不超座,实现“路口”人车各行其道,助推城区复杂路段交通流有序畅通,这一举措对于维护城区交通秩序、预防交通事故、创优营商环境以及保障市民出行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在清晨,随着市民们纷纷出门上班、上学、摆摊等出行需求,从7时半开始交通流量逐渐增大。此时,执勤人员通过定点疏导交通、指引车辆和行人有序通过繁忙路段,有效减少了交通拥堵和事故的发生。早勤让市民们感到安心,知道在道路上有人为他们守护。
到了傍晚,当市民们结束一天的工作和学习,开始返回家中时,交通流量再次达到高峰。此时,执勤人员依然坚守在路口,确保交通顺畅。通过红绿灯信号调控车辆、礼让行人、维护交通秩序,让市民们能够平安回家。同时,在正常时间段,一中队执勤人员还会加强对重点路段和区域的巡逻,及时发现并处理交通违法行为,保障市民生命财产安全。
早晚执勤不仅仅是一项工作任务,更是一份责任和担当。大队长刘德福、教导员罗东霖带头巡查各路口执勤人员到位履职尽责情况。民辅警和志愿者坚守路口规范行人秩序,提升文明规范严管的态势,感受到“文明交通你我同行”就在身边,民辅警辛劳付出,为城区市民的平安出行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他们的辛勤工作得到了市民们的广泛认可和赞誉,成为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为进一步提高早晚执勤的效果,服务于夏季交通秩序治理,交警大队还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执勤人员特别是志愿者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应对能力;优化交通设施和设备,提高交通管理的科技含量;加强与创文部门协作和配合,加强“五陵不夜城”周边交通秩序巩固,形成合力共同维护城区交通秩序等。这些措施的实施将有助于提高早晚执勤的效果,为“共建文明城市、市民安全出行”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刘惠国)
( 责任编辑:邵博汉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