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为进一步加强预算指标对一体化系统数据质量的控制,强化各预算单位对财政部制定的预算一体化业务规范执行响应,遵循相关技术标准,县财政局建立五项措施对各单位预算执行予以规范。
建立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匹配机制。对纳入预算一体化的单位建立从基础信息、项目库发起、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到单位核算全覆盖的匹配机制,杜绝预算由下级单位编制、执行由上级单位完成的管理“错位”;将项目全生命周期理念嵌入预算编制、预算执行与决算报告全链条,上报财政部,建立考核口径区分上年及当年资金,分类管理项目资金,杜绝预算管理“缺位”。
加强预算执行逻辑控制。在一体化系统内启用相关关联校验,增加对预算编制和执行环节的规则控制,约束业务要素之间的事前关联,突出支付业务资金性质与支出功能的一致性,建立由系统拒绝的“张冠李戴”;增加拨款期间属性与指标类型的事中关联,并规范结转结余业务区分资金来源渠道年度,确保资金使用时效得以及时管控;对未纳入预算的收入不安排支出,对支出指标从预算端到国库端建立顺向控制。通过在支付环节建立规范口径,从源头上建立操作标准,理顺业务单位财务秩序。
做好直达资金业务监管。从支付关口对直达资金使用单位统一用途,紧跟资金使用进度,建立资金月报告、季分析、年考核制度,对分配、使用、落实效果作绩效分析,及时将支付数据与指标数据进行关联,便于上级财政部门建立绩效预警、合理调度资金分配。
抓好单位会计核算。督导预算单位及时记账、序时对账,确保次月3日前各预算单位完成财务核算工作,保证系统信息的及时、完整、准确,按《政府会计制度》要求预置标准化体系,推动单位在体系内开展业务。对因记账不及时、支付业务偏离度超过百分比的单位,经多次督促整改不到位的,暂停用款计划审核,确保预算单位及时完成财务核算。
完善“三公”经费执行监控。运用信息手段加强“三公”经费流程管理,帮助单位树立过紧日子的意识,健全监控制度,把好数据关,做到支出事项正确、用途信息清晰、支付数据准确完整,通过完善监控情况报告措施,从一体化系统取数“三公”经费监控月报,及时跟进督促检查,确保预算执行符合年度要求。
通过贯穿全过程的财政预算执行管理,从制度上建立起业务规范,从机制上确立操作流程,建立绩效考核导向,为预算管理奠定坚实基础。(彭灵灵 汤慧慧)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