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乡镇 > 中峰镇 > 正文

第三只眼看中峰

时间:2014-09-12 08:29:04      字体:  打印  播放
——中峰镇谋转型促发展走笔
记者唐勇
蓝天白云映衬下的贡米基地生机盎然,绿树红花掩映中的农家小院整洁靓丽,青山绿水环绕间的旅游景点引人入胜……
初秋时节,走进中峰镇,目穷之处,产业基地绵延不绝,美丽乡村如梦似画;耳闻之声,转型号角铿锵有力,发展之声此起彼伏。
近年来,中峰镇党委政府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抢抓建设“十堰绿色崛起示范县”战略机遇,因地制宜,紧紧围绕建设“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县城副中心、以竹溪贡米为主导的优势特色产业大镇、生态文化良好的县城居民休闲娱乐后花园”目标,按照“花果山、贡米田、畜禽养殖富家园””的发展思路,大力推进产业、基础设施建设,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经济转型发展之路。

贡米基地


贡米基地
绿色产业:千年贡米今更香
中峰自古出好米。
早在1300多年前,唐中宗李显流放房陵时,发现产自中峰的大米米长如梭、色若润玉、香若幽竹,且兼具补脾胃、益肺气之功效,于是将此米送进皇宫,请其母后武则天品尝。女皇食之感觉此米香柔可口、非同凡品,遂将其钦定为宫廷贡米。
千年生态米,一品竹溪贡。这句耳熟能详的广告语,是对竹溪贡米内在品质的赞誉。
近年来,该镇抢抓县委、县政府开发竹溪贡米的大好机遇,以万亩水田为核心示范基地,大力发展贡米产业。
为擦亮这块千年金字招牌,让竹溪贡米走向省内外,该镇把生态、绿色、有机作为品牌追求。在基地建设上,按照现代设施农业的要求,做到配套河堤、配套田间作业道、配套“U”型渠、配套小田改大田、配套道旁绿化“五个配套”,建设一个“田块成方、路渠成网、道路通达、绿树成行、有机高效”的生态贡米示范基地。在加工生产上,统一实行“企业+基地+协会+大户”的生产模式。目前,全镇已发展两家贡米龙头加工企业,新建两条国内领先贡米生产线,形成4万吨加工能力。
经过几年的精心培育,竹溪贡米已成为我县的一张“名片”,贡米品牌也得到省内外有关部门的认可。在中国第五、第六届(武汉)农业博览会上,竹溪贡米分别获得金奖和著名农产品称号;贡米生产技术规程、质量标准先后被省科技厅评为湖北省重大科技成果;省农业厅授予竹溪贡米为名牌农产品。今年8月,贡米加工企业——双竹食品有限公司在武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湖北“四板市场”秦巴山竹溪绿色农业板块成功上市。
与此同时,该镇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蔬菜、茶叶、核桃、绞股蓝、花卉等绿色产业。目前,全镇发展蔬菜6000亩,新建和改造茶叶基地3000亩,发展绞股蓝为主的中药材基地2000亩,新建核桃、金银花基地4000亩,发展魔芋2000亩。培植了以邓家坝村雨润家庭农场和汤家坝村瑞源生态家庭农场为代表的新型生态农业企业。
目前,该镇“贡米田、花果山”绿色产业发展格局逐步形成。

同庆沟村


邓家坝村
美丽乡村:醉人美景画中来
绿树、白墙、红瓦,小桥、流水、人家。在中峰镇采访,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人在画中走、画在人中游”美丽乡村画卷。
近年来,中峰镇抢抓新型城镇化和竹房城镇带建设机遇,围绕“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目标,着力抓好片区和美丽乡村建设,全力打造“宜居中峰”。
同庆沟村被省发改委纳入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确立为“绿色幸福村”项目建设区。该镇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把同庆沟作为竹房城镇带示范片区、全县新农村和美丽乡村示范村来建设。在建设中,该镇以“现代农业观光区”为目标,以“田园风光+原生态+乡土气息”为主题,坚持做到不破坏生态环境、不毁坏农田,保护一山一水、保护一草一木,让人们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在生态环境上,大力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建成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新农村景观片区,房前是田野、房后是绿树,形成了人在绿中、房在林中新农村景象。在基础设施上,重点加大水、路、园、林、田等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在产业建设上,依托贡米优势资源,兼抓茶叶、核桃等特色产业,为发展观光农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打下了坚实基础。目前,同庆沟片区已成为群众生活的乐园。
全省第三批“宜居村庄”邓家坝村是该镇美丽乡村建设的一大手笔。近年来,该镇把邓家坝村作为生态家园建设示范点,围绕“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目标,重点推进宜居住房、安全饮水、通畅路网、环境治理、乡村绿化等建设。在住房上,按照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标准,大力推进农户宜居住房建设,改造房屋210户,农户庭院和村庄道路实现了绿化。在饮水安全上,全面整治塘、渠,确保群众安全饮水。在通畅路网上,抓住竹房城镇带建设、单位对口帮扶机遇,实现了通村到组路硬化全覆盖。在环境整治上,通过清洁家园等一系列活动,经常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建立了保洁长效机制,村庄垃圾日清日运,村庄环境干净整洁。在乡村绿化上,大力实施“山体绿化、道路绿化、河道绿化、庭院绿化”四化工程,组织农户绿化美化家园。今年5月,邓家坝村被授予全省第三批“宜居村庄”称号。
如今,一个宜居宜业、天蓝地绿的生态中峰、宜居中峰正日益凸显无穷的魅力。

二龙潭瀑布


自然景观

生态旅游:一折青山一扇屏
风光无限的贡米梯田、景色宜人的二龙潭瀑布、全国首批传统古村落甘宗祠……自然的恩赐、人类的耕耘,给中峰留下许多叹为观止的旅游名胜和良好的生态。
近年来,该镇立足建设“县城居民休闲娱乐后花园”这一目标,挖掘包装生态旅游项目,大力推进“乡村一日游”景点建设,让人们享受原生态的田园风光。
该镇充分发挥千年贡米的独特魅力和生态资源优势,在贡米基地建设现代观光农业示范园,大力发展观光农业,吸引人们前来观光旅游。目前,贡米基地内休闲景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青草坪、同庆沟已成为集休闲、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示范园。该镇还以绿之恋园林公司为龙头,在庙耳沟建成全县最大的集苗木花卉、观光休闲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发展一批农家乐,生态休闲观光业快速发展。
该镇利用丰富的山水资源,做活生态旅游文章。位于同庆沟的二龙潭瀑布,集瀑布、奇石、水潭为为一体,空气清新、景色迷人,是人们休闲旅游的好地方。该镇按照建设鄂西北生态旅游名村目标,对二龙潭瀑布进行开发。目前,二龙潭瀑布的三寨门、观景台、景观亭和旅游栈道已建成,公路、停车场等设施已完成场地平整,各项建设正紧锣密鼓。
该镇历史名胜众多,中峰寨、观音堂、文昌阁、魁星楼、甘宗祠等享誉盛名。甘宗祠是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入选全国首批“传统古村落”。该镇充分利用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挖掘包装。甘家岭村传统村落规划保护工作正式启动,已进入测绘设计阶段。中峰寨、魁星楼等历史文化资源将逐步开发。
目前,该镇初步建成了“贡米农耕文化旅游村”、“乡村生态休闲度假村”,以黄莲山、青草坪贡米基地现代观光农业示范园、同庆沟田园风光、二龙潭自然瀑布、观音堂、文昌阁、中峰寨等为旅游景点的“乡村一日游”初见雏形,吸引了县内外客人前来观光游玩。
大风起兮云飞扬,千帆竞过浪潮涌。在新一轮经济转型发展中,中峰镇将以更加铿锵的足音迈上辉煌征程,以更加饱满的激情抒写壮美诗篇。
短评:党的十八大描绘出一幅全景式的未来发展蓝图,其中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坚定不移地走转型发展之路。这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自觉行动。
如何转型发展?是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一大“课题”。
在中峰镇采访,记者耳濡目染了该镇抢抓机遇、因地制宜,紧紧围绕建设“十堰绿色崛起示范县”目标,走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和谐共生的转型发展之路,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建设美丽乡村、开发生态旅游的强劲势头。
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这是转型发展必须坚守的“底线”。只有如此,转型之路才会越走越宽。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