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蒋家堰镇猫子沟村3组的小河沟里早已聚集了一群忙碌的身影,清河道、除杂草、拾垃圾的守水护水志愿者们用行动打破了村庄的宁静。这生动的一幕,正是猫子沟村帮扶单位县委老干部局与村“两委”联合开展“共建文明竹溪河”活动的缩影。
在全国生态环境日到来之际,县委老干部局负责人带队,到帮扶村猫子沟村开展巡河巡库及守水护水环保志愿服务。活动现场,驻村联村干部、村级保洁员、村“两委”成员与部分学生志愿者分工协作,不仅细致清理沿岸垃圾,还面向村民开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宣讲与防溺水知识普及。值得一提的是,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还借此契机,为村里今年考取一类大学和正取一中的优秀学子集中颁授助学金,让文明新风与助学暖流在村庄交织涌动。
近年来,猫子沟村锚定“生态+”发展路径,以深化“文明河流”建设为抓手,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乡村振兴的实践中书写出动人篇章。
生态为基,筑牢绿色发展底色。大力推进水美乡村建设,累计维修山塘3口、疏浚河道105米、修建生态河堤135米、完成生态修复3处,同时黑化通村公路4公里,让乡村在守护生态中焕发新颜。
产业为骨,激活富民增收引擎。确立了以茶叶产业为核心的发展方向,深耕茶梨林果间作模式,通过盘活村级资源,引导更多农民参与“三变”改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依托现有的300亩茶园、200亩优质梨园,积极争取茶果间作示范项目支持,成功扩建梨园100亩,使梨园总规模达到300亩,实现果农人均增收3500元,让产业发展的红利真正惠及村民。
文化为魂,厚植乡村文明根基。始终秉持尊师重教的传统,注重培育孩子的文化素养,同时大力传承竹溪民俗与耕读文化。在良好风气的滋养下,村里涌现出李泽锦、曾青英等一批寒门学子,他们勤学奋进的事迹成为全村“勤学持家”的生动典范,让文明乡风在潜移默化中代代相传。
人才为本,积蓄持续发展动能。自2022年起,本村成功人士牵头建立爱心助学基金库,每年对考上一类大学和考取竹溪一中的优秀学子给予奖励,累计已为17名学子发放助学金2万余元。此外,村里常态化开展“中华魂”“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等主题活动,同步推进家风家教传承、赠送体育用品等关爱下一代工作,为乡村发展储备人才力量。
“如今走在猫子沟村的村道上,山水林田路配套日益完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生态图景已然成形。在服务全省支点建设的进程中,猫子沟村正以实干姿态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县委老干部局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沈艳军表示。(王琼)
( 责任编辑:邵博汉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