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宝乡炬光村距离天宝乡政府15公里,全村共辖6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48户88人,党员14人,人口体量小,安置点较为集中,今年9月以来,炬光村共同缔造工作组,立足实际情况,以全村为试点,坚持党建引领,厚植“五共”理念,以改善村民身边的实事、小事为切入点,充分激发民智、尊重民意、动员民力,以村民行为“小变样”推动村组建设“大变样”,扎实推进第三批共同缔造试点扩面提质,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党建引领绘新篇
自9月19日共同缔造工作组成立以来,为深入推进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细化服务举措,在重阳节当天联合本村乡贤在炬光村党群服务中心举办“九九重阳暨感党恩知奋进共建和美炬光”主题活动,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幸福重阳节成为共同缔造绘就和美乡村的新画卷。
下午三时许,村民们早早地聚集在炬光村党群服务中心,有的忙着布置会场,有的则在旁边拉起了家常,欢声笑语充满了整个村庄,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氛围。此次活动由炬光村乡贤彭君携手广东狮子会慈善组织回村,为在村的60岁以上老人捐赠米、油、糖、纸等日常生活物资,为老人们送去节日的关怀和祝福,老人们接过慰问品,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纷纷表示感受到了来自村组大家庭的温暖与关爱,心中充满着感激之情。
为拓展村级服务“半径”,形成长效机制,将以此次敬老主题活动为新契机、新起点,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用好党群服务中心、文体广场等阵地,以村民为主体,开拓针对不同群体的“服务地图”。接下来,我们将兴趣小组和建立村级群团组织作为入户重点。在边走访边建立的方式下,逐步组建“向阳花”妇女小组、守水护水志愿服务队,进一步完善了村级治理体系,让试点村组群众都能找到归属感,也为群团组织更好的服务村组群众打下了基础。
干群同心解难题
“今年干旱了这么久,种下去的菜籽都发不了芽,我们真是着急啊!”炬光村一组的村民华荣莲对着共同缔造工作组发愁地说道。自八九月份以来,天气格外炎热,久旱无雨的天气给村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眼下,正是种植油菜的季节,炬光村共同缔造工作组在开展入户走访时一组的10余户村民纷纷反映这一问题。工作组实地查看情况后,意识到问题的紧迫性,工作组、村“两委”迅速行动起来,组织村民召开村民小组会集中讨论抽水灌溉方案,经过多方协调,在农技站借到一台抽水机并提供技术指导人员。次日,村“两委”通知附近农户可以进行抽水时,村民们都纷纷地从家里跑出来,都自发地做着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当源源不断的水流注入干涸的土地的那一刻,村民们的脸上都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们辛勤劳作,精心呵护的每一棵农作物都得到了“拯救”。炬光村党群同心,携手引水抗旱,河水源源不断地涌向水渠和水田里,不仅解了旱田渴,更润了村民心。
“最近几个月用水总是水量很少,而且水质也不怎么好,要是能方便地用上干净的水就好了。”在共同缔造工作组入户摸排问题时,炬光村二组的孙瑞菊向我们反映到。受天气影响,水源点水量不足,导致该村二组移民安置点部分村民饮水不便,为有效解决群众生产生活用水难题,通过入户走访,召开群众会,宣讲共同缔造理念,搜集群众意见建议,号召群众自发参与到蓄水池修建工作中来。施工现场,农户们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共同为蓄水池修建出资出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蓄水池整体建设已完工。蓄水池投入使用之后,将有效解决周边40余户群众生活用水问题。
共同缔造扩面工作开展以来,炬光村以群众小切口解决民生大实事,推进共同缔造试点扩面工作,让群众事群众议、群众干、群众评,逐步解决饮水、公厕水管维修、路灯修理等各类急难愁盼问题,切实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环境治理焕新颜
为深入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炬光村坚持积极响应“缘溪行”活动,组织守水护水志愿服务队,动员村民广泛参与到活动中来,村民们热情高涨。
活动现场,志愿者们身着醒目的红马甲,热情似火、干劲十足,他们手持铁钳和编织袋等劳动工具自发组成两组,一组沿着河道一边巡河查看河面是否有漂浮物并及时清理,一边沿着河道绿化带拾捡烟头、枯叶、矿泉水瓶等垃圾并分类投放进垃圾桶内,争做垃圾分类的实践者和引导者,另一组将河道路面上的果皮、纸屑等垃圾物清扫干净。在志愿者们齐心协力之下,原本脏乱的河面焕然一新,河道恢复了干净整洁的面貌。
接下来,炬光村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以农户房前屋后、主干道沿线的环境整治为着力点,以共建生态宜居、整洁美观的和美乡村为目标,组织群众共同参与,逐步实现从干部帮着做到干部带着做,最终群众自觉做,充分运用共同缔造理念和方法,完善群众参与和长效管护机制,群策群力开展“环境治理”行动,助力人居“颜值”大提升,共同缔造美好家园,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敖明 刘成)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