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初,暑气正盛。在兵营镇顺风雨村广袤的白杨林荫之下,淫羊藿种苗沿着蜿蜒山势次第扎根。在斑驳的日光里,深褐色的茎秆笔直向上生长翠绿的枝叶在风里轻轻摇曳。
在四条沟村刺槐林下,午后的阳光透过茂密的林冠,在湿润的土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几排蜂箱错落有致地安放在树荫下,林间不时传来嗡嗡的蜂鸣声。该村青年党员王龙小心翼翼地打开蜂箱的覆布,仔细察看蜂群的健康状况。每季度为村内500多箱蜜蜂“把脉问诊”成了王龙的必修课。
林下经济
在罗汉湾村“林禽”基地,4000余只散养土鸡在林间穿梭。它们时而低头啄食草籽与昆虫,时而跃上低矮的枝头,鸡叫声与树上的蝉鸣交织成林间晨曲。罗汉湾村党支部书记熊远勇驻足在林下鸡舍间,他俯身细看鸡群的精神状态和羽毛光泽,叮嘱入股农户要做好防疫工作。
“去年我们村集体率先搞林下魔芋示范种植,现在有二十几户乡亲们都跟着干,林下魔芋种植真正实现了集体增收、农民致富的双赢!”登高村党支部书记唐远平介绍道,“魔芋天生喜阴、爱湿、怕晒!咱们这杉树林下,夏天能遮住大部分的太阳光。”
今年3月,全县首本林地经营权不动产权证书落户木瓜坪村。该镇抢抓集体林地“三权”分置放活“林地经营权”的良好契机,各村党支部积极领办、参办林下经济合作社或项目,有效增强了村级组织的“造血”功能和服务能力,为乡村治理和长远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
今年以来,该镇通过林权改革、就业带动、村集体增收等举措,让群众共享林下经济发展红利,拓宽群众“富民路径”。林下经济全产业链通过“固定工+临时工”吸纳劳动力300余人,其中脱贫人口占比超85%,带动全镇200余户户均增收4000元以上;村集体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产业项目入股”方式参与,顺风雨、罗汉湾等4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均突破10万元,实现“支部有作为、集体有收益、群众得实惠”的良性循环。
近年来,兵营镇紧紧围绕“生态立镇、产业兴镇”发展定位,把产业发展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立足生态禀赋,深度探索“林下经济”产业发展模式,精准发力盘活林下空间资源,围绕“林蜂、林药、林禽”等多业态协同发展路径,让沉睡的森林资源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强劲动能,全面推进产业富民强村,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产业增效、群众增收的可持续发展新路。
记者手记
从“坐吃山空”到“靠山吃山”,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兵营镇成功探索出一条党建赋能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这片生机盎然的林下空间,正成为该镇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成为驱动乡村振兴、绘就绿色发展新画卷的强劲引擎。(冯刚)
( 责任编辑:邵博汉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