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为解决老年人居家养老“吃饭难”问题,近年来,我县以乡村建设“六件事”为抓手,将老年幸福食堂建设列为重点民生实事项目,以“既能建得成,又能运营得好”为目标,采取“四个一点”(即个人出一点、经营赚一点、政府补一点、社会捐一点)的方式,不搞“一刀切”,因村制宜抓落实,切实把民生“食”事办实,不断增强老年人的幸福感、获得感。经过不断探索实践,如今我县初步形成城区及城郊地带乡村走市场化路线“养内兼外”型,人口多条件较好的乡村推行献爱心“共建共享”型,偏远的小山村实行户长式“邻里驿站”型的“幸福食堂”建设运行模式。近日,县融媒体中心分别对水坪镇船形寨村、龙坝镇肖家边村、汇湾镇土地梁村的老年“幸福食堂”进行了采访,深度聚焦三种“幸福食堂”模式的具体做法,推出“一口热乎饭 无忧养天年”系列报道,敬请持续关注。
“养内兼外”办“食”事
——水坪镇船形寨村的“幸福食堂”观察
竹溪新闻网讯 记者 邹颖颖 报道:大雪隆冬,寒气袭人,走进位于北环路边水坪镇船形寨村的“幸福食堂”大厅,干净的环境、亲切的问候、热情的服务、幸福的笑容……整个就餐场所既有“家”一般的温馨,又有“酒店”式的服务。
“到食堂来,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酸菜肉丝面,整个身体暖烘烘的,元气满满地开启了新的一天。”12月7日一早,前来就餐的工人梁勇一边吃着热气腾腾的面条,一边说:“我是从城里来水坪镇船形寨村工地干活的,这里的饭菜不仅品种丰富多样,而且价格很便宜,在这里就餐,是我们的首选。”
“船形寨村老年‘幸福食堂’于2023年6月开始运营,目前已正常运行5个多月,在群众中的口碑非常好,每天前来就餐的人员络绎不绝。”该村“幸福食堂”负责人王辉介绍,“这个食堂主要为本村老人提供就餐服务,同时也对外营业,还承包一些餐饮服务,达到‘以外养内’的目的。”
船形寨村位于水坪镇西部,县城东部,是东城新区的核心区域,辖8个村民小组,743户,2844人。在“幸福食堂”建设时,该村将集体闲置的200余平方米的门面房进行装修,配备桌椅等相关设施,通过公开竞标的方式,免费交给有餐饮经营资质和能力的市场主体使用。以服务船形寨村村民为主,兼顾周边的水坪镇小河边村、康家岭村、黄龙村、漫液村、金铜岭村及城关镇新胜村、守金店村、东城新区等2万余群众,辐射周边企业、学校、事业单位以及物流广场、农贸广场、电商产业园的人员,为他们提供“家门口”就餐便利。
在“幸福食堂”经营中,采用“商业化”的运行模式,对内实行“阶梯定价”,满足本村60岁以上老人的生活需求;对外统一“市场定价”的方式,将盈利的收入一部分贴补老人生活,另一部分用于支付厨师和工作人员的工资。
推行“养内兼外”工作模式,着力办好办实民生“食”事。“阿姨,今天吃点什么?”“酸辣土豆片炒肉、香干炒回锅肉、清炒绿豆芽、小米粥各打包两份带走。”11时许,打菜区的餐盘里已装满了新鲜出炉的各色菜品,村民王忠云早早便拿着饭盒来排队,每天到这里都能吃上不重样的热乎饭菜,心里感到很满足,彻底解决了他和老伴的“做饭难”问题。
现年77岁的王忠云开心地表示,白天孩子都去上班了,过去中午常常随便对付一下,现在家门口有了食堂,两荤一素才5元,吃得又饱又好。
该“幸福食堂”充分考虑老年人膳食指南和群众需求,严格按照老年人膳食指南和大众的需求,提供营养配餐、自愿点餐、自主选餐等不同形式的餐饮服务。同时,根据大众群体口味,定期调整菜单,采取现场就餐、定点取餐、上门送餐和网上订餐“四位一体”的服务,让老年人吃得起、吃得饱、吃得好。
“像我这么大年纪的人了,一个人在家,又不会做饭,每天只要打一个电话,足不出户,就能吃上热乎可口的饭菜,这日子越过越舒服了。”船形寨村二组79岁老人罗述刚聊起前一段时间因身体不适,出门较少,志愿者及时将冒着热气的午餐送到家中时,感激之情溢于言表:“要是家里来了一两个伙计,一起来到‘幸福食堂’,点上几个菜,好吃还不贵。”
为满足老人颐养之需,该“幸福食堂”还利用二楼闲置区域,设有健身康复区、儿童学习区、文化娱乐区、儿童益智区、书画阅读区、日间休息室、助浴室。船形寨村党支部书记罗成介绍,从“幸福食堂”一楼到二楼的楼梯间安装了智能升降椅,方便腿脚不便的老人到二楼。
“老伴儿,过来扶我一下,我要乘坐‘智能升降椅’到二楼做一下全身按摩。”该村村民郭乘明用完餐后,习惯性地到二楼做20分钟的全身按摩。郭乘明说:“每天吃完早饭和午饭后,我都会和老伴儿到二楼锻炼一下身体,按按摩、练练字、画画画、下下棋、聊聊天、看看电视,累了就在休息室小睡一会儿,日子过得既安心又舒心。”
为确保“幸福食堂”长期有效运营,该食堂还配备了2名公益性岗位人员,从事食堂日常服务工作,更好地发挥对外餐饮服务作用,以节约经营成本,让利老年群体。该村“幸福食堂”本地籍厨师蒋军开心地说:“自‘幸福食堂’运营以来,就一直在这里做厨师,既能将厨艺发挥出来,实现家门口就业,又能精心地搭配每日膳食为老人尽孝心,为食客提供美味,充分体现了自身价值,有满满的获得感。”
“我经营‘幸福食堂’的理念就是想对得起‘幸福食堂’几个字,要把饭菜加工得更加可口、更加实惠,把服务做得更精心、更贴心,让老人在这里吃得开心、玩得放心。”船形寨村“幸福食堂”负责人王辉介绍,截至目前,该“幸福食堂”在充分满足本村200多位老人“食”事的同时,已对外接待营业额达50多万元,带动本村4人就业。
“船形寨村老年‘幸福食堂’于2023年6月开始运营,目前已正常运营5个多月,在群众中的口碑非常好,老年人在享受优惠就餐的同时,也可以在食堂楼上进行健身休闲,为大家提供一个温暖舒适的活动空间,通过‘幸福食堂’这个载体,让所有老年人都感受到幸福、温暖。”水坪镇船形寨村党支部书记罗成如是说。
记者手记:
找市场把“食”事办实
船形寨村作为城郊村,位于新城核心区,交通便利,商企聚集,居住人口较多,区位优势明显,人员流动量大,辐射带动面广,服务效果良好。
在“幸福食堂”建设运营过程中,该村拿出临街闲置的集体门面房,由政府投资装修、完善基础设施、添置相关设备,再公开遴选优质的市场主体免租金承包经营。同时,给予“幸福食堂”公益性岗位支持,降低承租人的用工成本。承租人在满足本村老年人吃上健康、营养、丰富、低廉的饭菜基础上,对外开放,“市场定价”经营,形成“养内兼外”的“幸福食堂”模式。
这一“政府扶得起、村里办得起、农民用得上、服务可持续”的灵活模式,以解决“幸福食堂”运营资金紧张为突破,对外挣钱,对内汲养,不仅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吃上一口“热乎饭”,而且盘活了闲置资产,带动就业,真正把好事实事办到了老百姓的心坎上。
( 责任编辑:涂慧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