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竹溪县第十五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公报
(2025年8月29日中国共产党竹溪县第十五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通过)
中国共产党竹溪县第十五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于2025年8月29日在县城举行。出席全会的有县委委员32人,候补县委委员5人。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和部分基层一线党员代表列席会议。
全会由县委常委会主持。全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和重要回信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会、市委六届十次全会安排部署,审议通过《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及重要回信精神 加快建成“一城四地” 以竹溪节点之为服务支点建设的实施意见》。县委书记许庆一就《实施意见(讨论稿)》起草情况向全会作了说明并讲话。
全会指出,支点建设是新时代新征程湖北最大的使命责任、最具感召力的奋进旗帜、最关键的战略牵引、最难得的历史机遇。今年以来,竹溪聚焦服务支点,深化能力作风建设,抬升发展标杆,增强发展能级,多重目标动态平衡、协同并进,交出了一份难能可贵、殊为不易的成绩单。上半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规上工业总产值等6项指标位居全市第一,十巫高速竹溪段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武陵不夜城入选全省沉浸式夜游项目,东门街开街即火爆,竹溪入选全省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示范县、2025年中央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上榜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最快的100个县,以全省县域第一的成绩创成全国文明城市。全县上下主动学、主动谋、主动干的氛围更加浓厚,创一流、争第一、干唯一的气场持续升腾,心气顺、干劲足、发展好的生态蔚然成风。
全会指出,服务支点建设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使命任务,是对干部能力素质、担当作风的重大考验。要紧扣省委“七大战略”、市委“六个整体提升”关键任务,拉高标杆,乘势而上,推动鄂渝陕毗邻地区节点县城、秦巴山区森林康养旅居地、优质生态产品供给地、非遗文化传承体验地、南水北调水质安全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地建设成势见效。
全会强调,要深化产业倍增提效行动,培育文旅康养、林下经济2个百亿产业集群、6个二十亿级以上主导产业。坚持“湖北旅游、武当突破、竹溪融入”,实施非遗文化传承创新、文旅百业融合发展等六大行动,全面唱响“小城有戏·慢养竹溪”文旅IP,突破性发展文旅康养产业;坚持“林业+”,加快“林上可采摘、林下可种养、林中可康养”多业融合发展,壮大林下经济;坚持“先扩数量、中增产值、后提能级”,出台定向扶持政策,加快形成“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市场销售”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体系,全力培育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挥茶、水、药、菌、芋、漆等资源优势,持续培育“一主多特”农业产业,壮大绿色食品饮料、低空经济(数字经济)、清洁能源、生物医药健康等特色产业。
全会强调,要深化动能转换提速行动,结合“十五五”规划编制,谋划推动重大工程项目列入国家战略布局和省市项目笼子;围绕“冲百亿、建集群、提能级”总体目标,做好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强化科技创新,加大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力度,出台人才引进、培育、就业创业激励政策,加快打造青年和人才友好型县城。
全会强调,要深化县域能级提升行动,树牢经营城市理念,以城建城、以城养城、以城兴城,打造“一河主轴、三区协同,景城融合、主客共享”的宜居宜业宜游美丽县城,实现“城即景区、旅即回家、居即度假”的美好愿景。持续擦亮全国文明城市品牌,围绕打造鄂渝陕毗邻地区节点县城,提升竹溪教育、医疗、文体、旅游、消费功能,实施高速公路联网、省际干线联通、县乡道路联接、公交班线联结,联合打造鄂渝陕秦巴保护开放合作区,全面增强区域辐射力和竞争力。
全会强调,要深化生态环境提质行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统筹推进山水气土共治,提升生态质量,拓展两山转化,加快建成南水北调水质安全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地,坚决扛牢“一泓清水永续北上”的政治责任。要深化安全保障提标行动,以强县工程为抓手,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深入实施安全生产治本攻坚行动,持续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完善大财政体系建设,提高财政科学管理水平,严防债务风险。
全会强调,要持续深化能力作风建设,以正确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导向,催生“敢作为、愿作为、善作为”的内在自觉,以节点之为服务支点建设。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完善县乡一体、部门协同、统筹联动工作机制,引导党员干部找定位、明目标、抓落实;深化“走出去、找标杆、学拼抢”行动,形成更多改革项目、创新案例、品牌典型。加强队伍建设,建立学中干、干中学长效机制,分类别分领域全覆盖开展干部教育培训,拓展党政干部“江浙闽粤行”,认真落实“三百三跨”和“双百行动”,培养更多“狮子型”干部。加强激励约束,建立用好干部履职评价系统,坚持优秀者优先、有为者有位。精准“三个区分开来”,查处诬告陷害,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政治生态。
全会号召,服务支点建设是竹溪的使命所在、责任所系,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持续提振“创一流、争第一、干唯一”的精神状态,为十堰冲刺3000亿经济总量多贡献多出力,努力在服务湖北支点建设中担当“竹溪之为”!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