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十堰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2病区的护士站展出了一封字迹工整的手写感谢信。这封信来自87岁的张爷爷和81岁的严奶奶——一对相伴多年的高龄夫妻。他们以最传统的方式,表达了对科室全体医护人员,尤其是吴三五主任深深的感激之情。
老两口常年独居十堰,子女在外地生活。张爷爷不仅心脏不适,还患有阿尔茨海默病,记忆时常模糊。此次因心脏问题,他们慕名来到十堰市人民医院心内科2病区接受治疗。
刚入院时,张爷爷对陌生环境感到焦虑,心率波动明显。医护团队并未急于进行检查,而是采取“分步适应”的策略:主管医生以拉家常的方式,借助旧病历悄悄完成病情评估;责任护士为他戴上防走失手环,笑称这是“特别通行证”,让爷爷觉得自己成了“重点保护对象”。护士还注意到张爷爷对自有衣物的依恋,一边轻声安抚,一边帮他更换病号服,并夸他“穿得更精神”。
“最初的24小时,目标不是治愈,而是让他们安心。”针对张爷爷的复杂病情,团队制定了周密的诊疗计划:安排精准检查,全面评估身体状况,密切监测指标变化,科学调整用药方案。护理团队将关怀融入每一个细节:爷爷每次起身,总有人伸手搀扶;订餐时护士主动推荐软烂可口的菜品;静脉穿刺时一边聊天一边迅速完成操作……从生活照料到心理疏导,医护人员用细致与温暖织就一张全面的照护网络。
最令人动容的,远不止技术的专业。阿尔茨海默病让爷爷遗忘了很多事,但他却始终记得吴三五主任。每次吴主任走进病房,爷爷都如见老友般起身打招呼。即便吴主任不在,爷爷也常“溜达”到护士站,只为能“偶遇”说几句话。这片刻的交流,在奶奶眼中“比什么治疗都管用”。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吴三五团队所提供的,不仅是专业的诊疗,更是宝贵的情感支持和心灵安慰。
“这封感谢信,既是对心内科2病区‘以患者为中心’服务理念的高度褒奖,也是对我们将人文关怀融入临床实践的极大肯定。”吴三五主任表示,“它更是一种温柔的鞭策,激励我们不忘从医初心,始终秉持‘精诚、精艺、精心’的精神,不断提升医疗技术与服务品质,用专业守护健康,用温情温暖生命,为每一位托付健康的患者筑起最坚实的防线。”
( 责任编辑:邵博汉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