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十堰人医 > 正文

厉害了!两个小孔解决40年顽疾,十堰这个医生咋做到的

时间:2025-07-07 11:36:36    来源:​秦楚网  字体:  打印  播放

近日,77岁的周大爷(化姓)从床上坐起、站立、稳步行走全套动作一气呵成。谁能想到,半个月前他还是一个如厕都无法自理的老人。

手术后,周大爷已能自己起身站立。这一切的改变源于一台高难度脊柱微创手术,十堰市人民医院脊柱外科1病区曾小军团队通过两个不足1厘米的“针孔”解决了困扰患者40年的顽疾更让他重新找回了晚年生活的体面与希望。

“像根木头,动弹不得”

40年顽疾,压垮七旬老人尊严

“这病折磨我40多年了,每次复发,医生都说只能保守治疗……”谈及往事,周大爷一声长叹。40年来,“腰椎管狭窄”如影随形,不仅腰疼、腿疼,有时行走都很困难,每年总要为此住上几次院。理疗、针灸、小针刀……他几乎试遍了所有保守治疗,却始终无法根治。

今年5月中旬,老毛病再次凶猛来袭。这一次,它几乎夺走了周大爷全部的自理能力。“起床要折腾半小时,躺下又是半小时,夜里像根木头,翻个身都做不到。”周大爷回忆道,最让他感到崩溃和屈辱的,是“连上厕所都没法自己擦”。

“我无法接受这样的生活,连做人的基本尊严都没有了!”在极度的痛苦中,周大爷做出了一个坚决的决定:“哪儿都不去,我就要找曾主任做手术!”

十堰人医脊柱外科1病区主任曾小军。

“我亲眼看着她好起来的”

两年前的“奇迹”,是唯一希望

为啥这么相信曾主任?

原来,周大爷口中的“曾主任”,是十堰市人民医院脊柱外科1病区主任曾小军。而这份坚定的信任,源于老伴王奶奶(化姓)两年前的亲身经历。

当时,王奶奶同样因“腰椎管狭窄”导致右腿剧痛,多家医院束手无策,只建议保守治疗。“疼得最厉害时,我在床上躺了五天五夜,吃喝拉撒都在床上。”

在辗转找到曾小军主任后,被疼痛折磨到极致的王奶奶,决定选择手术。

曾小军正在为患者做检查。

手术第二天,困扰王奶奶多年的腿痛就消失了。两年过去,王奶奶不仅生活完全能自理,每天还能轻松散步两公里。

“老伴从手术到康复,我全程陪护,亲眼看着她一天天好起来。这效果不是听说的,是我亲眼看到的!”正是这份眼见为实的疗效,成了周大爷此次求医的唯一指向和最后希望。

方寸“针孔”里的精雕细琢

微创手术精准解除神经压迫

接诊后,周大爷的核磁共振结果让医生们也倒吸一口凉气:他的两节腰椎管已极度狭窄,神经结构几乎被挤压到无法分辨,手术难度和风险极大。

周大爷的核磁共振结果。

“对于仅有腰痛的患者,我们通常不轻易推荐手术,需要下肢症状作为指征。但考虑到周大爷的痛苦程度和强烈的治疗意愿,加上家属的无比信任,让我们决定为他实施目前最先进的微创手术。”曾小军主任说。

经过周密评估,曾小军团队为周大爷量身定制了“椎间孔镜下单侧入路双侧减压+骨水泥强化椎弓根钉内固定”的手术方案。曾主任通俗地解释道:“这好比一条被淤泥堵塞的河道。我们只需通过一侧一个不足1厘米的切口,就能在内镜的辅助下,为双侧受压的神经‘清淤拓宽’,精准解除压迫。同时,用骨水泥加固螺钉,就像给老化的骨骼‘焊接钢筋’,确保脊柱在减压后依然稳固。”

术后,周大爷恢复良好。

6月5日,手术顺利进行。术后第一天,周大爷便能下床活动。当他再次轻松站立、行走时,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早知道手术效果这么好,我何必白白遭了这么多年的罪!”他感慨道。

从“不敢动”到“放心做”

微创技术让高龄患者看到希望

曾小军主任介绍,腰椎管狭窄症是常见的老年退行性疾病,会引起腰骶部痛、腿痛、双下肢渐进性无力、麻木、间歇性跛行、步态不稳、行走困难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过去,传统开放手术创伤大、恢复慢,让许多高龄患者望而却步。如今,以脊柱内镜为代表的微创手术,凭借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疗效确切的优势,正成为治疗该类疾病的“王牌武器”。

十堰人医脊柱外科1病区团队。

据悉,十堰市人民医院脊柱外科自2014年起便在十堰地区率先开展脊柱内镜等微创技术,积累了丰富经验。2023年9月脊柱外科1病区成立以来,曾小军主任带领团队在精准诊疗领域不断深耕,治愈了很多辗转多家医院都未能明确诊断或因病情疑难复杂不敢接收的病例,仅一年来就成功开展各类脊柱内镜手术近300例。

曾小军十堰市人民医院脊柱外科1病区主任、主任医师、副教授、博士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科微创分会湖北内镜融合学组委员,从事骨科临床工作20多年,发表脊柱专业论著10余篇,SCI临床论著3篇(中科院分区2区1篇,3区1篇),主持完成湖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1项。

擅长:脊柱退变性疾病、创伤、感染、畸形等疾病的诊治。尤其擅长脊柱微创治疗(椎间孔镜、大通道内镜、经皮微创钉、微创侧前入路胸腰椎重建术等)。

( 责任编辑:邵博汉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