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民医院联手高警托起患者生命的希望

时间:2018-01-08 10:26:52      字体:  打印  播放

遇到坡面车辆侧滑,医护人员推车前行

在恶劣的暴雪天气,长途奔袭200余公里,首先想到的是救治危重患者,而不是自身的安危。记者昨日获悉,4日至5日,十堰市人民医院急诊与重症医学科不畏艰险,成功救治和转运竹山县两名危重患者,将大爱书写在冰天雪地之间,该院急诊此举受到患者家属和当地群众称赞。

为抢救患者,高速公路打开绿色通道

4日上午,市人民医院急诊与重症医学科主任刘杰接到竹山县人民医院急诊科打来的求助电话。

原来,今年41岁的石先生,因车祸伤导致休克,右下肢骨折,血管断裂,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病情危重,轻则右腿截肢,重则随时可能死亡!

为最大限度抢救患者,力争保住其可能截肢的右腿,竹山县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陈绍昀在发现患者病情有恶化的趋势后,第一时间想到将病人转院至具备手术条件的十堰市人民医院。

刘杰立即与创伤骨科专家孙晨紧急会诊讨论病情,并电话指导竹山县医务人员抢救方案。

此时,十堰刚刚下了一场暴雪,高速公路早已封路管制。考虑到患者病情危重,在与十堰市公安局高速公路管理支队和湖北省高管支队G70十堰路段负责人充分沟通后,获准启动高速公路绿色通道。

刘杰迅速对患者病情再次详细评估后,并指示急诊部抽调精兵强将和孙成教授共同乘坐120急救车前往竹山县人民医院。

救治方案是患者先在县医院紧急处理后,在最大限度减少转运过程中的风险后,再快速转运回十堰市人民医院救治。

救护车赶到竹山花了4个半小时,跑废一套防滑链

十堰城区至竹山县,单趟高速公路里程超过100公里,对于有着30年驾龄的急诊科司机班班长宋永明来说,不是什么事儿。可这次不同,城区地面上积雪深达10—20厘米,高速路上的坡路、桥面难免结冰,路面行车十分危险。

为安全起见,120车配备了4套防滑链,配双司机轮流驾车。尽管已有心里准备,但车辆开上麻竹高速公路后,其行进的艰难程度还是让司机感到意外。遇到坡面车辆侧滑,医护人员全部下车推车。分路段结冰现象严重,车辆行驶时,时速只能降到10公里/小时以下。车到竹山县文峰境内路段,一套防滑链已彻底报废。

当天下午,120车历经4个半小时赶到竹山县人民医院,比正常行驶多耗时整整2个小时。

医生立即对患者做手术,次日转运两名患者

孙成教授下车后,来不及休息,马不停蹄查看石某的病例,发现石某血管断裂严重,需立即手术治疗,当即与竹山县人民医院骨科主任郝吉洪将石某推入手术室,紧急手术治疗。

约4个小时后,石某的急诊手术在县医院顺利完成,断裂的血管成功吻合,骨折也进行了固定。原本打算患者其连夜转运回十堰,进一步治疗,考虑到夜晚的高速路路面结冰,且患者的情况还不很稳定,只能延时转运。

5日上午10时,石某病情稍微稳定,急救人员正准备将患者转回十堰市人民医院进一步抢救治疗之际,竹山县人民医院普外科刘先德主任突然告知还有一名毛姓患者,为多发伤,骨盆骨折,脾破裂,腹膜后血肿,经过竹山县人民医院紧急脾脏切除术后,当天突然病情恶化,急需转上级医院抢救治疗!

事态紧急,一台救护车无法同时转运两名危重患者,但转院治疗迫在眉睫!负责本次危重患者转运的市人民医院急诊部孙亮护士长立即与竹山县人民医院急诊部沟通,最后由竹山县人民医院紧急调派转运车辆,备齐抢救设备与药品,与十堰市人民医院救护车一起,通过十堰市高速公路管理支队紧急开通的高速公路生命通道,快速向十堰市人民医院驶去!

恶劣天气下转运成功,目前患者病情稳定

5日下午2点半,两辆急救车开进十堰市人民医院急诊停车场。早已等候多时的医护人员立即上前,把两辆车上的危重病人接入院内。

记者了解到,石先生在该院ICU病房经过连夜精心的护理医治后,准备转入普通病房。而患者毛某的病情仍在密切观察中。“在这么恶劣的天气条件下,这么远的路程,两名危重患者同时被成功转运,这在市人民医院急诊历史上也是头一次。”刘杰告诉记者,这次成功转运,需要特别感谢高警及时开辟高速公路生命救助通道,也再次体现了十堰市人民医院急诊急救专业技能过硬,应急方案准备充分,把救助患者的生命放在第一位的“医者仁心”。“危难之际伸援手,艰难时刻有担当。”市人民医院暴雪中急救转运病人不仅得到了患者家属的高度赞誉,也引来同行竹山县人民医院全体医护人员点赞。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