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总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可是这句话做起来却好难,放下别人的意见,不去给被他人的评价所困扰,对于有些人来说真的很难,那么到底为什么人们会如此在意于他人的评价呢?
1、非常渴望得到别人的关注
比如你在社交平台上发状态后,非常焦急等待他人评论回复;或者穿了一件漂亮的衣服,渴望得到他人的赞美等。
2、企图得到认同感
当人产生共鸣时,内心的某种需求会极大的得到满足,让人产生愉悦之感。而过多的在意他人的看法将这种认同感表现成了被动的形式,你总是想和别人的想法一致,于是你就会一直思考别人的看法了。
3、自卑情绪比较严重
比如,你的好友跟你说你这样做这件事情不会成功的,其实好友说的只是ta的一种看法,而不是完完全全正确的,由于你的自卑,你就会认为自己是错的,ta是对的。于是,好友的思想对你就产生了影响。其实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的在乎他人的看法,只是“度”不同而已,把握好度,才能既不无意间伤害他人,也不会被他人牵制、没有主见。
4、儿时的经验
人们在意他人的看法,活在他人的评价中,往往与成长的家庭相关,特别是父母对待我们的态度。根据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观点,儿童在发展早期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以后逐渐在社会化过程中通过不断得到外在的和内在的对自己能力的评价和反馈,才形成并发展起自我价值感。因此,自我价值感是在个体与周围人及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后天产生并逐渐建立发展起来的。由于家庭是儿童接触最早、最频繁和最密切的社会基本单位,儿童的内在自我价值感主要是通过父母及其他亲密的家庭成员之间密切的、频繁的、广泛的互动而形成的。而对于大部分的中国人来说,很少获得过父母“无条件的爱”,即“无论我做得好还是不好,父母都是爱我的”。在很多人小时候,就会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爱是和自己的外在表现息息相关的。
5、没有自我的清醒认识和定位
没有自我的清醒认识和定位,只能依据他人的评价来观察和调整自己的行为。这种人并不能很好地认识自己,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知道应该怎样做自己,所以往往依靠他人的评价,来做决定做事情,通过他人评价来认识自己。
那么当我们过分在意别人的看法时,我们应该怎么调整自己呢?
1、看到自己
许多人内在的情绪和感受是从来没有被看见过的,包括他们自己。所以第一步我们首先要学习自己看见自己。这个步骤并不容易,需要我们在情绪来临时,什么也不做,只是深呼吸,安静下来,然后试着去分辨自己的情绪分辨自己内心的声音:“我刚才的情绪是什么?烦躁?自卑?愤怒?”。
2、认识自己
当我们可以分辨得出内在的情绪和声音时,就可以继续深入下去和自己对话。“为什么我会有这种情绪,我希望得到什么?”“为什么我希望得到这个?”“为什么我需要他的肯定?”总之,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多问自己现在追求的对自己到底意味着什么?经过一段时间这样的训练,我们就可以更加看清自己。当对自己有了可观的认识后,我们面对别人的评价时就不会那么的盲目那么的激动。
3、接纳自己
简单来说,我们认识自己后,会发现自己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地方。如果我们陷入在自己的缺点里不能自拔,那么就变成了自卑,不利于后续个人的成长发展。人生不过如此,且行且珍惜,自己永远是自己的主角,不要总在别人的戏剧里充当着配角。
4、定个小目标
当你执著于自己的梦想,远离世界专注于自己的目标时,你会忘记或忽略他人的想法。一心一意做好自己的事,窗外的纷纷扰扰就会变得寂静无声。有目标的人,往往积极向上,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而不是执着于某些人的想法。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