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缺氮,植株生长缓慢,个体矮小,分蘖减少,叶色褪淡,老叶黄化,早衰枯落;茎叶常带有红色或紫红色,根系细长,总根量减少;幼穗分化不完全,穗形较小。小麦缺氮不十分严重时,结实虽然良好,籽粒与秸秆的比值也有所提高,但成熟提早,产量和品质下降,抗病、抗倒伏能力有所增强。
玉米缺氮,植株生长缓慢,株型矮小;叶色褪淡,下部老叶从叶尖开始呈现“V”字形黄化;中下部茎杆常带有红色或紫红色;果穗变小,缺粒严重,成熟提早,产量和品质下降。
油菜缺氮,植株生长缓慢,茎杆细弱,分枝少;叶片小,叶色褪淡;茎叶呈现红色或紫红色;角果少而形短,产量和品质下降。
马铃薯缺氮,茎叶变小,叶色褪淡、黄化。
茶树缺氮,叶自下而上均匀黄化。
(二)田间试验证明,田间作物当年所吸取的氮肥不超过化肥使用量的40%~50%。如果施用方法不当,还会降低到20%~30%,为了减少氮肥养分的损失,提高其利用率,可采取以下措施:
(1)培肥地力,提高土壤供氮能力。对于新开垦的要增加有机肥料的投入,既可快速满足作物对氮的需要,又可长期供应,提高土壤的保氮和供氮能力。
(2)深施氮肥。氮肥深施于土层8~15厘米深处,并覆土,可减少氮肥养分挥发,提高其利用率。
(3)因土施用。土壤的质地及有机质含量对氮肥施用有影响。一般认为沙质土保肥性差,宜少量多次施用;而粘质土保肥性能强,可量大少次施用;而壤土供肥保肥性能优良,可根据植物的生长需要随时施肥。
(4)因植物施肥。不同的植物对氮肥的需要量和种类不同。收获叶子的植物如叶菜类、茶树等,主要以铵态氮为宜;花卉、果树往往以硝铵态氮肥为宜。
(赵彩霞)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