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笔者从竹溪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获悉,竹溪县上年度的“新农合”基金审计完毕。审计结果表明,该县自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使用情况实行网上监管以来,及时发现和纠正了一些违规现象及行为,确保了“新农合”基金的规范使用,保障了惠民政策的落实。“三年来我们审扣各种违规费用达248万元。”该县合管办主任张友平说。
从2006年开始,竹溪县成为全省“新农合”试点县。在探索推进“新农合”试点工作中,为把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原原本本落实到农民头上,竹溪县先后成立了由县长挂帅的合管委、由各界人士代表组成的合监委,常设工作机构县合管办,选配38名合管员在15个乡镇成立合管站,完善运行机制。2010年,该县在全省率先推行“新农合”网络化管理,形成以合管办为中心、以合管站为节点、以定点医疗机构为终端、以“新农合”管理系统为平台的信息化管理体系,实现网上审核和网上监控,使收、管、用三分离。同时,对基金预算和大的支出项目实行集中讨论,民主决策;对基金账目实行财政合管,定期核对;对基金运行定期分析评估,形成了从源头上防范、从细微处堵漏的风险防范和基金透支预警机制,做到不挪用基金、不违反程序拨付基金、不在政策规定范围外使用基金。
去年以来,该县在“全县一张网”的运行中,按照“严格监督、科学管理、从重处罚”的原则,监审并举、教罚并重,严厉打击把“新农合”基金挪作他用的行为,杜绝医疗机构打“擦边球”,对医疗服务中的违规费用和超标费用一律审扣。在“网眼”的监督下,年发现并及时纠正100余万元基金违规使用行为,确保农民的“救命钱”用在刀刃上。
目前,竹溪“新农合”的“网管”模式正在全市推广。
来源:秦楚网讯(十堰日报)(毛鸿全)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