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物主要作用于人体的呼吸系统,含有污染物粒子的空气进入人体鼻腔后,鼻毛可滤过95%的直径大于5微米的粒子。随后,空气经鼻腔加温后抵气管,气管、支气管上杯状细胞一昼夜能分泌1000毫升液体,有粘附粒子作用,经打喷嚏、咳嗽,可清除90%以上进入人体的粒子。而直径在0.5—5微米的颗粒,可抵达肺泡,肺泡是扁平上皮细胞,没有清除能力,微粒就在此处沉积或进入血液、淋巴液中。未被溶解的物质可被巨噬细胞所吸收,若粒子有毒就会杀死细胞,引起尘肺等疾病。
长期大量飘尘的环境,可能引起人体器官出现炎症、感染。大气中的微粒浓度过高还会消弱紫外线强度,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引发佝偻病。同时,大气中的微粒浓度过高会降低大气能见度,影响视线,并引发交通事故。(据新华网)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