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个夺命的喝水坏习惯 你占了几样?

时间:2012-12-17 10:35:07      字体:  打印  播放
“你会喝水吗?”——这件每天都在做的事情,你却未必做得正确。在北京保护健康协会健康饮用专业委员会主任赵飞虹看来,饮水习惯和方式不正确的“水盲”,在现代人中占据很大比例。


坏习惯一:饮水机从不洗。饮水机看似让人喝上好品质的水,实则“二次污染”很严重。每当打开饮水机水龙头时,听到“咕噜”的声音,桶里翻出一串气泡,这就是有空气进入,灰尘及微生物就会被带入。所以,饮水机最好一月清洁一次,夏天两周清洁一次。办公室的饮水机因为使用频繁,更得勤加清洗。

坏习惯二:自来水一烧开就喝。水不能一烧开就喝,因为我们的自来水都经过氯化消毒,其中氯与水中残留的有机物结合,会产生卤代烃、氯仿等多种致癌化合物。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姜微波建议,烧水时,不妨采取三步走:首先将自来水接出来后先放置一会儿再烧;水快开时把壶盖打开;最后,水开后等3分钟再熄火,就能让水里的氯含量降至安全饮用标准。

坏习惯三:爱喝瓶装水。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常务副会长董金狮指出,瓶装水所使用的聚酯瓶往往含有可能导致人体慢性中毒的物质,尤其是当瓶子在高温环境中,或开启后没及时喝掉,有害物质会渗入水中,危害健康。因此,瓶装水一定不能受热或暴晒。

坏习惯四:喝千滚水。
“现在用电热水壶的家庭越来越多,很多人烧的水一次喝不完,过一会儿又重复烧开。这种千滚水最好别喝。”赵飞虹说,水烧开尽量当次喝完,别反复加热。

坏习惯五:每天喝不够6杯水。上班一族常常会因工作关系疏忽了喝水,长此下去,膀胱和肾都会受损害。《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在温和气候条件下生活的、轻体力活动的成年人,建议每天最少饮水1200毫升,大约6杯的量。

坏习惯六:不按体质喝水、用饮料代水。很多孩子每天可乐、果味饮料不离手,用饮料代水,无异于花钱买身病。

坏习惯七:常喝饮水机里的水
纠正:广州的一位营养专家说,她从不喝饮水机里的水,因为饮水机很少被清洗,存在卫生隐患。
国家环境卫生监测部门检测显示,桶装饮水机内的冷热水胆3个月不洗就会滋生大量细菌和病毒,如大肠菌群、粪链球菌、双歧杆菌、肠道病毒等。此外,还有水生的真菌、放线菌、重金属甚至滋生红线虫。
因此,饮水机应一个月清洗一次,已开封的桶装水放置超过15天就不要再饮用。
清洗饮水机步骤为:切断饮水机电源;从出水口将饮水机内余水排尽;清洗饮水机外部和底座接口;将专用清洗消毒液倒入储水罐;10分钟后,开启红、绿放水龙头直至消毒液放完;旋开机器的放水阀将饮水机内的消毒液排尽;用开水或纯净水反复冲洗几次,直至完全无味;拧紧放水阀,消毒灭菌操作程序完成。

坏习惯八:每天只喝三杯水
纠正:有些人不爱喝水,认为早中晚各喝一杯水就可以了,这样即便不渴,你的饮水量也少了。成年人每天最少饮水1200毫升,大约6杯的量。如果活动量大,出汗多,可相应增加饮水量,及时补水。

坏习惯九:晨起不喝水,晚睡不喝水
纠正:“一日之计在于晨”,晨起的第一杯水尤其重要。人体在夜晚睡觉时,从尿、皮肤、呼吸中消耗了大量的水分,晨起后人体会处于一种生理性缺水的状态。一个晚上人体流失的水分约有450毫升,晨起喝水可以补充身体代谢失去的水分,还能刺激肠胃蠕动,湿润肠道,软化大便,促进大便排泄,防治便秘。
人在早上起床后胃肠已经排空,这时候喝水可以清洁肠胃,冲淡胃酸,减轻其对胃的刺激,使胃肠保持最佳的状态。起床后喝的水会很快被肠黏膜吸收进入血液,可有效增加血溶量,稀释血液,降低血液黏稠度,促进血液循环,防止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还能让大脑迅速恢复清醒。所以,从年轻时就要养成晨起喝水的习惯,这样可以预防中老年高发的心脑血管疾病。
很多人睡前不喜欢喝水,但睡前过度控制水分摄取,容易造成血液中的水分不足,有引起脑梗塞或心肌梗塞的危险,如果吃过晚饭到翌日起床,其间都不喝水的话,血液中的水分便会不足,很容易产生血凝的现象。

坏习惯十:烧水壶刚冒蒸汽就关火
纠正:很多人都是用烧水壶烧水喝,当水一冒蒸汽就会关火,然后开喝。您知道吗,我们喝的自来水都经过氯化消毒,水开后沸腾3分钟,水中的氯化物含量降至最低。因此,烧开水以沸腾3分钟为最佳。
烧水的正确方法是,用铁壶烧开水,水快开时(80度~90度)把壶盖打开,等水开后再煮3分钟,然后熄火。
此外,开水不要煮沸太长时间,当天烧的水当天喝完,放到第二天的凉开水最好别喝,可用于洗菜、刷碗。
(来源:秦楚网)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