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人民医院专家走进公安局开展"心肺复苏术"专项培训 助力警员急救能力提升

时间:2025-07-06 16:23:26      字体:  打印  播放

为强化公安队伍应急救援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7月5日,在县公安局领导的安排和邀请下,县人民医院社工部组织重症医学科专家团队走进县公安局,为新入职警员开展"现场心肺复苏术"技术专题专业培训。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杜博,专科医生贺声涛等医护专家现场授课,通过理论讲解与实操演练相结合的方式,为数十名新警员(含辅警、协警)送上一堂生动的生命急救课。

科普现场,主讲: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杜博

科普现场,主讲: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杜博

培训现场: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专科专业医生贺声涛在演示“心肺复苏”操作。

培训现场: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专科专业医生贺声涛在指导学员操作“心肺复苏术”操作方法。

培训现场:学员在学习后演示“心肺复苏术”(所有图片来源:社工部)

理论结合实践 夯实急救基础

培训会上,杜博主任结合公安工作特点,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心肺复苏术的医学原理、操作要点及常见误区。"心脏骤停的黄金救援时间仅有4分钟,警员作为社会安全的守护者,掌握规范的急救技能既能保护群众生命,也是对自身职责的重要延伸。"杜博强调,规范的胸外按压深度、频率及急救流程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随后,贺声涛医生通过模拟人教具,现场演示了从环境评估、判断意识、呼救求助到实施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的标准化操作流程。

情景模拟演练 锤炼实战技能

在实操环节,参训警员分组进行模拟演练。医护团队全程指导,针对警员操作中存在的按压定位偏差、力度不足等问题实时纠正,并强调"快速、持续、有效"的按压原则。"手臂要垂直,频率保持在每分钟100-120次,深度至少5厘米......"专家们手把手教学,确保每位警员都能精准掌握技术要领。警员们认真学习,反复练习,现场学习氛围浓厚。

深化警医协作 共筑生命防线

"这次培训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急救技能的重要性,未来在执勤或群众突发事件中,这些技能很可能成为挽救生命的关键。"参训警员小李表示。县公安局政治处负责人指出,警员在日常执法、交通疏导等工作中常遇突发状况,此次培训切实提升了队伍的应急处置能力,为保护群众生命安全筑牢防线。

县人民医院社工部主任表示,此次"警医联动"是践行社会责任的创新举措,未来将持续推进急救知识普及,针对不同群体开展定制化培训,同时建立长效协作机制,为构建全民急救网络贡献力量。

生命救治不容等待,警医携手护佑平安。县人民医院专家团队将专业医疗资源与公安实务需求深度融合,通过科学培训赋能基层警力,既彰显了医疗机构的社会担当,也为提升公共安全应急体系注入新动能。期待更多这样的跨界协作,共同织密生命守护网。(张晓荣)

( 责任编辑:邵博汉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