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盐的区别
低钠盐
低钠盐属于营养盐,与普通盐相比,氯化钠的含量降了大约三成。传统盐的氯化钠含量在95%以上,而低钠盐中加入了30%的氯化钾,使氯化钠的含量降到了70%左右。在几乎不影响咸味感觉的同时,减少钠的摄入量,同时有效增加了钾摄入量。
而钾刚好能起到制约钠的作用,当食物中钠含量较多时,钾起不到调节作用,但如果在食物中增加钾的摄入,就可以促进钠的排出,减少水钠潴留的现象。低钠盐刚好就起到了这样的作用。
因此,在平时的饮食中,可以将普通盐换为低钠盐。但并不是说低钠盐就可以随便摄入,还是要按照标准控制盐的总摄入量。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低钠盐。低钠盐中含有较多的钾,肾脏病人,尤其是排尿功能出现障碍(例如尿毒症)的患者,不可以吃低钠盐,较多的钾不能有效排出体外,堆积在体内会造成高血钾,容易造成心律不齐,心衰竭的危险。
加碘盐
专家指出,如要只用含碘量较高的食物来满足一般成人碘需要量,每天需吃105g鲜海带或3g干紫菜或45g虾皮。而按照中国《食用盐碘含量》标准,如果食盐强化碘量水平为25mg/kg,每天摄入5g食盐,烹调损失按20%计算,每天从加碘食盐中可摄入碘100μg,加上饮水和食物中的碘,则能达到一般人群的需碘量。
所以如果生活在沿海城市,平时海产品摄入比较多,可以无需选择加碘食盐。但如果平时海产品摄入不足,或是碘缺乏地区,则建议使用加碘盐。
无碘盐
有两类人不适合食用碘盐,一类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等甲状腺疾病患者,因治疗需要遵医嘱可不食用或少食用碘盐;另一类是生活在高碘地区或非缺碘地区的居民,他们每天从食物和饮用水中已经得到了足够剂量的碘,这部分人群也不宜食用碘盐。
八招帮您有效减盐
01.警惕“藏起来”的盐
方便面、挂面、坚果、面包、饼干、冰激凌等食物里,有很多“藏起来”的盐。日常注意避开这类食品,多吃新鲜的蔬果、肉类、鱼类、蛋类等。
02.减少外出用餐次数调查发现,外出用餐时,一个人每餐的钠摄入量就已经超过了全天推荐摄入量。点外卖也容易造成盐超标,建议少吃。在外就餐时,可以主动要求餐馆少放盐,尽量选择低盐菜品。03.做饭时晚放盐除了腌制肉类时需要提前先放一点盐,其他情况下只需出锅前加盐就行。此时盐分尚未深入到食品内部,舌头上同样可以感觉到咸味。
04.用其他调味代替咸味比如多用醋、番茄、柠檬汁等酸味代替,或用辣椒、葱、姜、蒜等天然、有特殊味道的食物做调味。05.改变烹饪方式选用能保持食物原味的做法,如蒸、炖、凉拌等,减少使用酱油、蚝油、豆瓣酱、味精、鸡精、沙拉酱、番茄酱等调味品。
06.使用限盐勺一勺容量是2克,一天最多用2.5勺,可适量分配到三餐中。07.每周吃顿无盐餐有研究发现,定期吃顿没有食盐的午餐或晚餐,有助控制钠的摄入量。一般人群建议每周吃1~2次无盐餐,经常在外就餐、口味较重的人可每周吃2~3次。
08.学会看营养成分表买包装食品时阅读营养标签,营养标签中的钠就代表盐,1克钠相当于2.54克盐。尽可能选择选购钠含量较低的,或者具有“低盐”“少盐”或“无盐”标识的食品。
来源:健康时报、生命时报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