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控制体重,越来越多的人在生活中已经意识到要尽量少吃油炸食品,改变食物烹饪方式,减少食用油的摄入量。为了健康,我们不仅要有总量的控制,还要多样化、比例适宜地合理选择食用油。
常见食用油的脂肪酸组成
不同食用油的脂肪酸的组成差异很大,脂类包括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又分为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最多见的单不饱和脂肪酸是油酸,最主要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为亚油酸和α-亚麻酸。下面一图来看看各种食用油的组成成分。
富含饱和脂肪酸类的主要是动物油和一些植物油,如椰子油、棕榈油、可可脂。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的主要是:茶油、橄榄油、菜籽油等。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分两类,富含亚油酸(属于n-6系列脂肪酸)的主要是玉米油、葵花籽油、大豆油、花生油、芝麻油,富含α-亚麻酸(属于n-3系列脂肪酸)的有亚麻籽油。
食用油对慢性病的影响
不同的脂肪酸有不同的功能,对健康有不同的影响。有的脂肪酸是人体不能合成,必须由食物供应的,称之为必需脂肪酸,如亚油酸和a-亚麻酸。机体如果缺乏必需脂肪酸,会影响机体免疫力、伤口愈合、视力、脑功能以及心血管健康。饱和脂肪酸除了构成人体组织外,还要给人体提供能量,但是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与血清胆固醇升高有关,促使血脂升高。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对降低血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的作用相近,都能保护我们的心脑血管系统。多不饱和脂肪酸中n-3系列的α-亚麻酸、EPA和DHA(鱼油中含量丰富),能提高视力和改善脑功能,尤其对孕妇、婴幼儿和老年人更为重要。
食用油摄入比例要适宜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应低于膳食总能量的10%,多用不饱和脂肪酸替代部分饱和脂肪酸可降低心血管病发病风险,但过多摄入多不饱和脂肪酸可使体内产生的有害氧化物、过氧化物和能量增加。食用油摄入不仅要有一定数量,还要有一定的比例,才能发挥更好的生理功能,虽然n-3系列脂肪酸需要量低于n-6系列脂肪酸,大多数学者认为两者比例1: 4~6比较适宜,但是日常生活中大多数人α-亚麻酸、EPA和DHA摄入量很低,需要适量增加。
来源:普及健康生活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