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欲流远者浚其源 ——市人民医院“青年英才培养工程”十年回头看
记者 刘俊李琳婕
“借道”另辟蹊径,帮一名患者精准“拆除”眼睑处一颗直径长达2.5厘米的恶性肿瘤;采取微创玻璃体切割术取出扎入老农左眼球内的生锈铁片……近日,市人民医院眼科2病区主任柯峰主刀开展的几例典型手术案例被各媒体报道,手术的凶险程度、精湛的临床技术让人惊叹。
柯峰年近四十,从事眼科临床工作10余载,去年顺利取得博士学位,“青年英才班班长”是他又一个身份。“‘青年英才班’是我们医院青年英才培养工程的核心,集结的都是院内各科室的杰出人才。”11月27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柯峰向记者介绍道。
打好选才聚才“组合拳”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纵看柯峰的履历,短短数载,从硕士研究生专科专家到医学博士,缘何拔节成长?“‘青年英才培养工程’周到的扶助政策给予我前行的动力。”他一语道破。
采访中记者得知,2013年市人民医院首次将“青年英才培养工程”作为人才事业建设的“头号工程”,每年从全院各专业领域40岁以下职工中遴选青年英才,以五年为培养周期,制定培养计划、实行动态管理,全力培养一支“医、科、教、研、管”全面发展的人才队伍,为医院高质量发展积蓄力量。
该院院务委员、人力资源部主任钱炜说:“医院在遴选机制上严格把关、层层筛选,对培养对象年龄、学历及科研水平均有严格要求。”青年英才申报对象以医疗专业为主,按照医占80%、药护技占10%、其他专业占10%的结构比例培养。今年,该院青年英才达到43人,其中在读博士35人,队伍持续壮大。
同时,该院专门制定青年英才培养管理办法,每年按实际情况调整,成立院党委班子、全院各中心及科室主任组成的领导小组,建立院领导对口联系制度,科室主任是青年英才培养第一责任人,实行青年英才导师制、班委制、小组制,对评选出的青年英才,优先推荐参加市级以上人才类评选表扬。
据统计,十年间,该院累计培养青年英才137人、博士17人、高级职称专家74人,晋升副科级以上干部64人,推荐入选市级优秀人才8人……高端青年人才队伍茁壮成长,为市人民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健全育才兴才“培养链”
“你安心去学习深造,争取早日顺利完成学业,更好投入工作!”柯峰清楚地记得,2020年,他即将“脱产”启程去首都医科大学做博士课题研究,该院党委书记钟森带着各部门负责人到科室慰问,给予他极大的鼓舞。
钱炜告诉记者,为消除培养对象“脱产”深造后顾之忧,该院专设青年英才人才培养专项基金,周期内资助培养基金不低于20万元/人。“除读博士外,还用于青年英才科研申报、成果鉴定、国内外进修学习、学术交流等。”他说。
医学博士学制时间长、要求高,对柯峰这样的在职青年人才而言,面临的压力和考验前所未有。“遇到学习研究薄弱环节,医院及时联系国内外各领域顶尖专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帮扶,为我顺利完成博士课题提供了帮助。”读博期间,柯峰两次“脱产”前往首都医科大学眼科中心求学,求学中遇到外语学习、课题研究等困难,市人民医院都尽力给予帮助。
十年间,为竭尽所能帮助青年人才,市人民医院积极争取与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等知名院校联合建立博士培养点,开办在职博士班,鼓励优秀硕士生攻读在职博士。
激发成才用才“高效能”
“医院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培养方式,提升青年英才综合能力。每年遴选一批优秀中青年专家出国研修,或到国内顶尖医学机构学习进修。”钱炜说,目前已组织28名青年英才赴美国、英国、意大利、德国等国家的科研和医疗机构学习进修,将世界先进的医疗理念、医疗技术和管理经验带回来。
“既开拓眼界,也开拓思路,尤其是在安全规范开展眼科复杂疑难手术上受益匪浅。”柯峰深有体会地说,通过医院提供的国内外交流学习机会,他不仅收获了优质医疗资源,更扩大了信息资源交流共享“朋友圈”,在今后工作中能够更好地服务患者。
为营造爱才、惜才、重才氛围,市人民医院以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技术带头人等三个层面专家全部博士化为目标,持续推进人才建设工作。该院现有中国医师奖获得者1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全国先进会计工作者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人、全国卫健行业经济管理领军人才1人及后备领军人才2人、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研修项目培养对象1人,二、三级岗专家45人。
人才强则发展强。市人民医院连续两轮在全省首家通过三甲复审,连续两年取得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创建大满贯,省级临床重点专科34个,建立院士专家团队工作站17个,成为湖北省区域医疗中心医院,高质量发展步履铿锵。
( 责任编辑:涂慧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