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什么是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创慢)?
答:创慢全称是创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有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和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之分。
02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谁来牵头?
答:创建慢性病防控示范区需要政府牵头,多部门参与。
03为什么要创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
答:调查显示:全国居民因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占总死亡人数的88%。导致居民死亡的前5位疾病依次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和损伤中毒。导致居民死亡的前五位恶性肿瘤为肺癌、胃癌、食管癌、肝癌、结直肠肛门癌。居民因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造成的早死亡率为12.02%。由此可见,慢性病频发给我们健康带来的危害有多严重,为进一步贯彻落实“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卫生工作方针,建立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多部门协作的慢性病防控工作机制,营造慢性病预防控制的有利环境是非常有必要的。
04什么是慢性病?
答:慢性病全称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不是特指某种疾病,而是对一类起病隐匿,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缺乏确切的传染性生物病因证据,病因复杂,且有些尚未完全被确认的疾病的概括性总称。
05常见的慢性病有哪些?
答:常见的慢性病包括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脑卒中/脑溢血、冠心病/心肌梗塞)、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以慢性阻塞性疾病最常见)和肿瘤(以肺癌,胃癌,肠癌,胰腺癌,淋巴瘤,白血病等常见)等。
06慢性病有哪些危害?相关危险因素有哪些?
答:慢性病的危害:(1)脏器损害:主要是造成心、脑、肝、肾的重要器官的损害。(2)生活质量:影响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预期寿命减少。(3)疾病负担:医疗费用比较高,增加了社会和家庭的经济压力。
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吸烟、过量饮酒、身体活动不足和高盐、高脂等不健康饮食是慢性病发生、发展的主要行为危险因素。
07如何预防慢性病?
答:(1)合理膳食:合理膳食是保证健康的基础。在日常生活中,应遵循《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的建议,做到少油、少盐、低糖、低脂饮食,限制红肉、酒精、饮料的摄入,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一日三餐中尽可能多地选择不同的食物种类,避免长期摄取单一或者较少的几种食物,每天吃到12种以上的食物,每周吃到25种以上的食物。
(2)适量运动:身体活动是实现能量平衡和体重控制的基础。有研究显示,充足的身体活动不仅有助于保持健康体重,还能增强体质,降低全因死亡风险和心血管疾病、癌症等慢性病的发生风险,同时也有助于调节心理平衡,缓解抑郁和焦虑等精神问题,《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各年龄段人群每天都应进行充足的身体活动,每周至少进行5天中等强度身体活动,累计150分钟以上,每天进行主动身体活动6000步,减少久坐时间。
(3)戒烟限酒:预防慢性病,戒烟限酒势在必行。吸烟对人体有害无益,一根也不能抽!应有意识地远离吸烟人群,充分认识到吸烟的危害,增加戒烟的决心。饮酒对健康也并无益处,如果饮酒应当限量,成年人一天饮用的酒精量不超过15克,约折合啤酒450毫升,白酒30毫升。儿童青少年、孕妇乳母、慢性病患者不应饮酒。
(4)心理健康: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切忌情绪过于激动、疲惫、过劳。进行自我调适,处理好负面情绪,可向亲朋好友倾诉,合理地宣泄情绪。当自己不能解决心理问题时,要主动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通过心理医生的疏导,积极调整心态。
(5)充足睡眠:睡眠对改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作用,每天应保证有充足的时间睡眠,养成良好的夜间生活习惯,睡觉前不吃太多东西,也不饿着肚子,不在床上使用手机或平板电脑。建议成年人每天有7~8小时的睡眠时间。
08哪些是慢性病高风险人群?
答:慢性病高风险人群为具有以下特征之一者:(1)血压水平为130-139/85-89mmHg(临界血压值);(2)现在吸烟者;(3)空腹血糖在6.1mmol/L-7.0mmol/L之间;(4)血清总胆固醇在5.2mmol/L-6.2mmol/L之间;(5)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
09哪些人容易得高血压?
答:肥胖的人,喜欢吃咸的人,饮酒多的人,精神长期紧张或性子急的人,老年人,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
10如何针对慢性病高危人群采取预防性干预措施?
答:各类单位定期为职工提供体检及继续开展全县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体检工作,及早发现慢性病高危人群和患者。各乡镇卫生院建立健康指标自助检测点,提供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血糖等服务。通过多种途径发现慢性病高危个体,建立高危人群管理档案,实施健康管理和强化生活方式干预,降低个体慢性病危险水平,预防和延缓慢性病的发生。全县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落实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制度,对超重肥胖、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和每日吸烟者等慢性病高危人群实施管理和健康指导。
11创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村(社区)居民要做哪些事?
答:创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村(社区)居民要主动学习慢性病防治与公民健康素养知识和技能,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配合做好慢性病的规范管理。要知晓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并积极预防,知晓自身的血压、血糖、体重和腰围等,并经常与标准值进行对照,防止超标,以预防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促进健康。
12创建慢病示范区,我们该掌握哪些核心知识?
答:(1)心脑血管病、癌症、糖尿病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病发病广、致残致死率高,严重危害健康和生命,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2)慢性病受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生活方式、遗传等多种因素影响,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超重肥胖、吸烟、不健康饮食、缺乏运动、过量饮酒是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3)坚持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的健康生活方式可以有效预防慢性病。
(4)每个成年人都应知道自己的身高、体重、腰围、血压、血糖值,定期体检,尽早发现早期征兆,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慢性病患病风险。
(5)慢性病病人应及时就诊,规范治疗,合理用药,预防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6)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措施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等危险因素,及早发现冠心病和脑卒中的早期症状,及时治疗。(高血压的判断标准:舒张压(低压)≥90mmHg,收缩压(高压)≥140mmHg。)
(7)多数癌症是可以防治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
(8)糖尿病的治疗不仅要血糖控制达标,还要求血脂、血压正常或接近正常,保持正常体重,坚持血糖监测。
(9)避免烟草使用,减少室内外污染,是预防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发生发展的关键。
(10)预防控制慢性病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做到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动员、人人参与。
了解更多“创慢”知识可扫描“健康竹溪”微信公众号
↓↓↓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