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上午,广西壮族自治区卫健委发布《截至7月19日24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最新情况》:7月19日0-24时,广西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1例(均在北海市,其中海城区20例、合浦县1例),无症状感染者256例(北海市250例,其中海城区160例、银海区63例、合浦县19例、铁山港区8例;防城港东兴市3例;南宁市2例,其中青秀区1例、经济技术开发区1例;崇左凭祥市1例)。当日治愈出院本土确诊病例1例(北海市)。截至7月19日24时,广西现有本土确诊病例222例(均在北海市),本土无症状感染者809例(北海市766例,防城港市19例,南宁市15例,崇左市4例,钦州市2例,柳州市1例,桂林市1例,贺州市1例)。
当日新增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5例(均在崇左市)。现有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例(防城港市),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40例(崇左市37例,钦州市3例)。
当日新增密切接触者1176人,解除隔离医学观察密切接触者334人,现有密切接触者7356人。
广西北海修改划分高风险区54个、中风险区21个
7月19日,广西北海市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第六场新闻发布会,通报最新疫情情况和防控措施。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北海市成立由疾控中心、卫生健康、自然资源、公安等部门组成的市县高中风险区划分联合专班,严格按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要求,根据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传播风险的高低,以居住小区(村)为单位,修改划分高风险区54个、中风险区21个,严格按照“高风险地区三原则”“中风险地区两原则”加强人员管理,坚决落实高风险区实行封控和中风险区实行管控的措施。
发布会通报,7月18日0—24时,北海市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34例(海城区91例、银海区28例、铁山港区9例、合浦县6例),含49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04例,其中海城区57例、银海区32例、铁山港区1例、合浦县14例。当日解除隔离医学观察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例(银海区1例,合浦县1例)。截至7月18日24时,北海市现有本土确诊病例202例(海城区139例、银海区41例、铁山港区10例、合浦县12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516例(海城区358例、银海区110例、铁山港区6例、合浦县42例)。
记者获悉,修改划分中高风险区后,北海市加强了社区网格化管理,指导县区制定驻点制度,设立“一办七组九岗”,细化各个岗位工作职责,按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要求开展工作人员培训;压紧压实下沉干部和社区工作人员责任,明确工作要求,市、辖区两级政府共同调配工作人员进行服务保障;坚决落实高风险区实行封控和中风险区实行管控的措施。
广西北海第一家方舱医院投入使用 设置床位600张
19日,记者从北海市召开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第六场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北海第一家方舱医院18日投入使用,设置床位600张。
据介绍,北海市共有3家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总床位数1025张,并配置相关医疗设施设备,定点救治医院的投入使用,为新冠肺炎疫情的医疗救治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北海还建设2家方舱医院,其中第一家方舱医院于7月18日正式投入使用,设置床位600张。
在医疗队伍配备方面,北海市向广西争取抽调了4个整建制团队、共193名医疗救治专家协助加强医疗救治工作。此次疫情医疗救治工作坚持分类救治原则,重点关注有严重基础疾病的,孕妇、年龄较大的病例,开设绿色通道,保障特殊人群就医需求。自治区组织中医药专家拟定了预防方药和治疗方药,每日煎煮2000余人份汤药配送到定点医院及部分隔离场所。目前,所有阳性感染者均在定点医院收治,情况比较稳定。
同时,北海市启用了银海区人民医院为“黄码医院”,主要向中高风险地区人员、集中隔离人员、居家隔离观察期未满人员以及健康码为“黄码”的人员提供诊疗服务。截至7月18日24时,黄码医院发热门诊接诊66人,门诊接诊117人,收治住院病人13人,合计196人,有4个新生儿顺利诞生。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