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温41°C!竹溪一居民患热射病 医生紧急施救后转危为安
近日,热射病登上热搜。记者从竹溪县人民医院了解到,该院近日就接诊一例热射病患者,好在120及时出诊,医护人员紧急处理后,患者平安脱险。
7月15日下午3时07分,竹溪县人民医院接到中峰镇某居民120求助后,急救团队迅速出诊,到达目的地后,医生柯尊伟与护师王坤立即随家属赶到患者床边,经过向家属了解病史和体格检查,发现患者意识模糊、烦躁不安、呼吸浅快、全身皮肤灼热感、体温41°C,初步考虑为“热射病”。
随后,医护人员迅速将患者转移至救护车上,进行空调降温、通风,返院后立即为患者输注已准备好的冰林格氏液(4~10°C),给予酒精擦浴、温水擦浴,并在患者颈后、双侧腋窝、双侧大腿根部放置冰袋进行降温,经过积极救治,护送患者进入病区时,体温已降至39.4°C,目前患者正进行下一步治疗。
链接:
热射病即重症中暑,是由于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中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衡,产热大于散热,导致核心温度迅速升高,超过40℃,一旦发生,病死率极高。
考虑为热射病时,现场应如何处理?医生介绍,应立即将患者转移至清凉通风处。拨打“120”急救电话,告知症状和所处位置。可将患者浸泡在凉水中或用凉水喷洒在患者身上,也可用湿凉毛巾擦拭身体等。若遇患者发生抽搐,切勿在患者嘴里放任何东西,也不要给患者喂水,发生呕吐时,将头偏向一侧,确保其呼吸道通畅,避免误吸和窒息。若发生呼吸、心跳骤停患者,应立即心肺复苏。
预防热射病,医生建议要避免长时间待在高温环境中。要做好入暑前体检筛查,基础性疾病早发现、早治疗。要多饮水,每日饮水2000~3000ml以上。要避免突然从低温环境中到高温环境中,或者突然从高温环境中到低温环境中,环境温差10°C以上也容易中暑。可稍微吃咸点,暑期汗多,盐分丢失大,所以可适当增加盐分摄入量。尽量穿宽松透气衣物,避免身体被“捂着”。要注意饮食卫生,切勿贪吃太多冰凉食物,引发急性胃肠炎、呕吐、拉肚子等,造成严重脱水,更易中暑。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