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岁小伙罹患白血病 十堰人医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助他重生
19岁小伙小郑(化名)不幸确诊白血病,经化疗后,病情得到控制,但仍面临复发风险。为达到根治的目的,市人民医院血液内科为他开展5/10位点半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近日,经过30多天的治疗后,小郑成功康复出院。
19岁男孩罹患白血病
去年1月份,19岁的小郑因不明原因的发热到市人民医院血液内科就诊,确诊为“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一家人就此蒙上了阴影。
“他还那么年轻,还要参加高考,人生才刚刚开始……”尽管成人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是一种预后不好的急性白血病,但一家人从未放弃。经过化疗后,小郑病情得到控制,但仍随时面临复发风险。为达到根治的目的,血液内科主任覃骏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后,决定为其开展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将健康供应者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到病人体内,让其重建造血系统和免疫系统,目前是根治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和血液恶性肿瘤的唯一治疗方法,但其需要合适的配型,其中,亲生兄弟姐妹之间HLA配型全相合的概率为25%,父母及子女,甚至患者表亲兄弟姐妹的配型则为半相合。
血液内科主任覃骏表示,半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一直是移植领域中难度极高的治疗手段之一,而5个HLA位点相合是半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最低要求,其移植后排异反应发生率极高,治疗相关死亡率高。
配型过程一波三折
治疗期间,经过HLA配型检测,小郑与其两位姐姐配型均未成功,小郑父母年事已高,且体弱多病,不适合做供者。随后,小郑与其堂兄弟继续配型,并于去年11月份,与其堂兄配型成功,但因堂兄家人反对捐献造血干细胞,小郑治疗陷入僵局。同时,小郑骨髓微小残留病灶(MRD)转阳了,这是提示疾病血液学全面复发的前兆,如果完全复发,就失去了做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机会。
时不我待,覃骏跟家属沟通后决定立即重新制定治疗方案,一方面更改化疗方案以期尽快让MRD转阴,同时建议再动员其他亲属进行配型检测。
功夫不负有心人,今年2月底,小郑与其表兄配型提示5/10相合,满足了半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最低要求,同时小郑的骨髓微小残留病灶又重新转阴了,达到了做移植的好时机。虽然5个位点的半相合移植难度极大,但是移植时机稍纵即逝,与家属充分沟通后,覃骏及其移植团队决定选择其表兄作为移植的供者。
移植成功重获新生
覃骏带领移植团队反复研究,制定了详细周密的方案,迅速确定了移植预处理及抗排异方案。同时,因小郑体重有75公斤,意味着小郑所需的造血干细胞数目水平很高,也做好了干细胞采集的困难准备和各项预案。
今年4月,小郑进入移植仓开始接受移植前预处理,致死性的化疗完全清除小郑自身的造血系统,清空骨髓为供体细胞生长腾出空间,抑制免疫功能利于供体细胞植入,再采集足量数量的供者造血干细胞并输注给患者。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医护团队积极的治疗、连续监测,小郑也以其顽强的生命力,顺利度过了感染、出血、早期排斥、干细胞植入等难关。移植后30天各项指标显示正常,标志移植取得圆满成功。出院两个月后,复查嵌合度在98%以上,说明小郑与供者干细胞高度嵌合。
为表达感激之情,小郑及其家属为血液内科的医护人员送来锦旗及感谢信。
据了解,移植成功后,小郑还需要半年的时间来进行减停免疫抑制剂、控制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及预防各种病毒、细菌等感染的发生。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