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小哥张宝剑将户外驿站变成爱心中转站 “尽管订单即将超时,但救人永远是第一位的”

时间:2025-07-16 16:32:44    来源:湖北日报  字体:  打印  播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倩倩 通讯员 兰子君 王逸 何君怡

7月14日上午,饿了么红旗渠路驿站负责人张宝剑正在为“江城骑侠”志愿队成员讲授应急救援技能。(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倩倩 摄)

7月14日,武汉,37℃高温炙烤着大地。在江汉区红旗渠路的“饿了么”驿站,环卫工、外卖小哥熟门熟路地推门而入,丝丝凉意扑面而来。

门口的冰柜里,饮用水、西瓜、藿香正气水等码放得满满当当。仅一上午,这里就送出100多瓶水、几十个西瓜。

仍有物资不断流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江汉区精准对接新就业群体需求,各部门不定期补给,各商会企业积极捐赠。

这一不到20平方米的驿站,早已不是简单的歇脚点。3月底,张宝剑使用AED救人走红后,他的站点不仅成了新就业群体的“家”,更悄然变身一座“爱心中转站”。

“做人不能忘本,有能力了,就该回报社会”

整个上午,出入驿站的人络绎不绝——听障骑手李军拿起冰镇水,一手握拳轻捶胸口,然后伸出大拇指,表达谢意;环卫工人汗水浸透衣衫,张宝剑招呼进来,随手递上西瓜……

7月14日中午,张宝剑带着驿站受赠的物资,来到民航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看望老人。(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倩倩 摄)

10点多,有企业送来几箱水和酸梅膏,12点张宝剑就把它们送到民航里社区养老中心,慰问老人。

张宝剑“眼里有活儿”,远近闻名。作为外卖骑手,这个30岁出头的小伙风雨无阻,以“单王”的劲头驰骋省市技能大赛,短短3年,从一线小哥晋升为驿站负责人。

看见“活儿”的同时,他也看见了需求。17岁那年,汶川地震,他捐出打零工攒下的积蓄,随后毅然在灾区入伍、参与重建。武汉疫情期间,他组织骑手坚守,协调捐赠近10万元物资。今年初回辽宁老家,他自掏腰包为全村60岁以上老人送上米油。

“你得跑多少单才挣得回?”父亲有些心疼儿子。他说,“我从小没有母爱,家里条件艰苦,你工作很忙也没有时间照顾我,我是吃百家饭长大的。做人不能忘本,有能力了,就该回报社会!”

因救人走红后,个人善举汇聚起社会暖流,驿站蝶变为“爱心枢纽”。

江汉区各部门累计投入8.9万元,补充AED、按摩椅、打印机等设施设备,以及慰问物资。

陕西爱心人士被其故事感动,跨省捐来200箱水和20箱牛奶,张宝剑旋即转赠社区养老院。

救人后获赠的阿里公益5000元、饿了么万元奖励,他悉数购入饮用水、防暑药品,充实驿站公益冰柜。

获赠“老乡鸡”全年免费餐卡,他招呼20余位环卫工进店分享。“第一次有人请我们喝鸡汤!”一位女工手捧汤碗、眼含泪光。

“义务拍些视频,帮兄弟们推荐好用的装备,这就挺好”

2019年8月,外卖小哥张宝剑在抖音注册了“外卖小哥狼队”。第一条视频,记录的是他送餐途中偶遇同行撞树受伤,停车相助、呼叫120的过程。

没有脚本,只有路上的真实。六年来,850多条视频,6万粉丝,120万点赞,记录着他车轮下的点滴。特别是今年3月救人后,经湖北日报等媒体报道,流量瞬间涌来。

面对突如其来的关注,张宝剑保持了难得的清醒。“一个视频几十万播放量,不少网络大V找上门来,说要帮我包装、打造个人平台。”

“因为流量而膨胀,这会误入歧途。”他坦言有过迷茫,但更多的是清醒。江汉区相关部门的鼓励和朋友的提醒,让他更加笃定:“保持初心,做真实的自己!”

这份初心化作服务同行、传递温暖的踏实力量。即使在抖音带货,张宝剑的选品也紧扣外卖行当:耐磨的运动鞋、传递武汉文化的蒜鸟挂件。“义务拍些视频,帮兄弟们推荐好用的装备,这就挺好!”

这份纯粹,赢得了同行信任。他的评论区成了骑手们分享、互助、吐槽的小天地;他加入的全国骑手队长群,已汇聚500多人。

今年初,在回辽宁老家的高铁上,他自掏腰包,给乘客分发糖果和红包。一位小朋友的话深深触动了他:“妈妈,这就是美好生活!”张宝剑感慨:“真诚传递的温暖能直抵人心。”

在纷扰的流量世界里锚定方向,需要强大的定力。2024年10月,张宝剑成为一名预备党员。工作之余,他积极参与街道、社区党组织的学习,研读党史党章和党的理论。

“组织入党一生一次,躬身力行一生一世。”他更加坚定信念:立足外卖岗位,用实实在在的付出,带动更多人向上向善。

骑手们化身城市“移动探头”与“应急先锋”

上午10时,驿站的早会上,小哥们的口号声铿锵有力。当天,骑手何佳受到表彰。一周前,他在送单途中遇同行受伤,尽管订单即将超时,他仍坚持停下拨打120并施救。

“现在外卖大战,小哥一天多的能挣上千元。”张宝剑坦言,“但路遇紧急关头,救人永远是第一位的。”这已成为驿站骑手们的共识。

救人走红后,在江汉区委社工部引导下,他发起成立“江城骑侠”志愿队,7名党员、12名退役军人率先响应。利用早会时间,20多场消防应急、心肺复苏、AED使用培训下来,300多名骑手掌握了急救技能。

价值认同感还在延伸。5月,江汉区精准调研新就业群体需求,开启首期“江新学堂”,为28名配送员、快递员系统培训急救、心理调适、职业规划等技能。

“我最喜欢剪辑课,跑外卖遇到的有意思的事,记录下来或许还能赚钱!”志愿队陈建刚自豪地说,这半年他们都学会了使用AED,他也考了急救证。

骑手们化身城市“移动探头”与“应急先锋”,已上报火情、车祸等隐患线索10余条:5月22日夜,队员沈志亮发现配电房浓烟滚滚,立即上报街道化险为夷;6月20日大雨中,队员朱明为滑倒居民包扎并送医……

7月8日,“江城骑侠·志愿齐行”项目在江汉区第六届公益创投大赛中夺得第一名。该项目将配送路线设计为“安全隐患巡查线”及“独居老人关怀线”双功能路径,并建立“积分+荣誉”激励机制与规范化手册,吸引更多力量加入。

“曾经我是城市的孤勇者,缺乏归属感。”张宝剑感慨,“现在,各级党组织成为坚强后盾,让我们有了家,我们唯有将这份爱心传递下去。”他正引领着这群“骑侠”,将车轮上的温暖,精准送达城市的每个角落。

( 责任编辑:邵博汉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