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 > 正文

【防疫有我 爱卫同行】———爱国卫生知识宣传

时间:2020-04-10 10:41:20      字体:  打印  播放

1、今年是第几个爱国卫生月?什么是要开展爱国卫生月活动?

今年4月是第32个爱国卫生月。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新冠肺炎防控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强化预防优先,打造健康环境,为全面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奠定坚实基础。

2、爱国卫生运动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爱国卫生运动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公共卫生工作方式。是除害灭病,抗灾防反的有效手段,是提高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健康效益的最佳途径之一。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符合国情。能充分体现人民的利益和需要。它既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又是物质文明建设的必要条件。这次疫情的有效管控.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我国坚持长期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提升公民爱卫意识的成效。

3、今年爱国卫生月活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一)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历史主题宣传活动。(二)持续推进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行动。以建立健全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为根本,统筹推进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各项重点工作,为避免疫情“死灰复燃”奠定坚实的环境基础。(三)广泛开展群众活动。以“改善环境共享健康”、“向不卫生不文明的饮食陋习宣战”、“和谐心态快乐生活”等为重点专题,点面结合、深入开展群众宣传动员,充分调动社会各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全国掀起爱国卫生运动的新高潮。

4、疫情防控与爱国卫生。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疫情在全世界蔓延。这次疫情的发生,让我们学会了个人卫生防护,学会了保持环境清洁,凸显了公共卫生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的重要性。爱国卫生人人参与,疫情防控人人有责,让我们携起手来,全力以处,严防严控,护卫好我们共同的环境卫生和健康身体,为打造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

5、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

2019新型冠状病毒,的“2019-nCoV”,因2019年武汉病毒性肺炎病例而被发现。2020年1月12日被世界卫生组织命名。冠状病毒是一个大型病毒家族,已知可引起感冒以及中东呼吸综合症( MERS ) 和严重力性呼吸综合症(SARS)等较严重疾病。新型冠状病毒是以前从未在人体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断毒株。

6、哪些人容易感染新型冠状病毒?

人群普遍易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在免疫功能低下和免疫功能正常人群均可复生。与被接触病毒的量有一定关系。对于免疫功能较差的人群,例如老年人,孕产妇或存在肝肾功能异常,有慢性病人群,感染后病情更重。

7、如何防控新型冠状病毒?

戴口罩,戴口罩是阻断呼吸道分泌物传播的有效手段,阻断病毒直接进入人体内。

不扎堆,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和空间密集的场所,与人交谈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

勤洗手,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时刻养成洗手好习惯,不用脏手触摸眼,鼻部位。

常通风,要随时保持室内空气畅通,每天通风3次以上 ,每次通风应在10分钟以上。

强体质,增强卫生健康意识,适量运动,保障睡眠,不熬夜可提高自身免疫力。

8、拒食野味,从我做起

野生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也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资源。在一些人的认知中,好东西一向都是特别稀罕的,那么匮缺的食物一定是更好的,于是出于好奇吃野味,但他们不知道的是,很多人对于野味情有独钟哪并不了解背后的风险,许多老野生动物都是鼠疫、SARS、 新型冠状病毒等许多病原体的携带者和自然宿主,违法猎捕,猎食野生动物存在各类疫情传播的安全隐患,保护,拒食、拒售野生动物是我们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9、市民“十不”规范指哪些?

不随地吐痰;不乱倒垃圾;不乱贴滥画;不违章乱建;不抢道乱行;不损坏公物;不虐老欺幼;不污言秽语;不酗酒滋事;不赌博迷信。

10、什么是“四害”?“四害”主要能传播哪些疾病?怎么除“四害”?

“四害”指老鼠、蚊子、苍蝇、蟑螂。主要传播的疾病是:老鼠传播鼠疫、流行性出血热等。苍蝇传播霍乱、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蚊子传播乙型脑炎、疟疾等。蟑螂传播甲型肝炎、痢疾、伤寒、霍乱等。经常对人们生活的场所进行打扫、清理死角、清除积水、翻盆倒罐,用杀虫亮剂和消毒液对死角及生活场所进行消杀,时刻保持环境清洁卫生、不堆放杂物,不给“四害”生存的空间和孳生地。

11、居民怎样主动搞好公共场所的卫生?

搞好公共场所的卫生,首先要做一个讲文明的好市民,不随便将废纸、烟头、瓜皮、果壳等废弃物随手扔弃,不乱泼脏水,倒残羹剩汤。产生的垃圾必须分类装入垃圾袋内,到指定的地点倾倒。经常进行环境卫生打扫除,时刻保障环境卫生干净。

12、市民应从哪些方面树立卫生意识、养成卫生习惯?

一是自觉维护城市环境卫生,二是搞好工作场所的卫生,三是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四是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打喷嚏要用纸巾遮住口鼻。

13、公共场所所经营单位如何进行疫情防控和卫生打扫?

答:①建立每日健康报告制度。登记每名员工的健康状况,落实因病缺岗追踪,杜绝带病上岗,上岗必须佩戴口罩。每日上、下午两次测量体温。一旦有发热、干咳等症状时,立即停止工作,及时就医。②加强对员工的健康教育和管理,要求员工保持工作服清洁卫生,个人卫生,勤洗手,并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员工为顾客提供服务的过程中要全程佩戴口罩,尽量避免与顾客聊天;员工下班后不出门、不聚集。③建立顾客预约制度,合理安排顾客到店时间,避免人员聚集。公共场所入口处设置体温监测点,到店的顾客,应登记姓名、联系电话,一律要求体温检测正常,且进店后全程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非必要不摘除。谢绝未佩戴口罩的顾客或有发热、干咳等症状的顾客入店。④公共场所每天营业前首先打开门窗自然通风。有条件的可以开启排风扇等抽气装置以加强室内空气流动。⑤5.保持环境清洁,保持环境卫生清洁,及时清理垃圾。⑥为顾客在洗手处提供洗手液,有洗手间的公共场所应保持清洁和干爽。⑦为顾客提供使用的公用具要一客一用一消毒;毛巾、口杯、拖鞋、床单等公共用品一客一换一消毒,对顾客产生的垃圾及时清理。

 来源:竹溪县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局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