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 > 正文

我县实施五项工程提升妇幼卫生保障水平

时间:2015-03-31 10:29:26      字体:  打印  播放

竹溪新闻网讯(通讯员李荣桂)近年来,我县通过实施五项工程,大大提升了妇幼卫生保障水平。
实施产科安全服务工程。严格按照《湖北省助产技术服务管理办法》修订全县助产机构技术服务考核标准,规范各项设施、设备、人员和助产活动,实施助产技术分级管理措施。提高高危妊娠的接诊、转诊、治疗、管理水平,畅通孕产妇急救绿色通道,进一步建设功能完善、运转有效的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急救网络,降低两个死亡率,保障母婴安全。加强母婴保健资质管理,强化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机构和人员的准入和监管,重点是对新开展助产及终止妊娠技术机构的监管,严格自制准入。
实施产后母婴安康工程。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产妇产后访视充分健康宣传的基础上,县妇幼保健机构以42天产后回访为契机,对全县婴儿进行高危因素筛查。对筛查异常患儿进行及时干预及转诊,对于筛查无异常婴儿及时转入社区儿童健康系统管理体系。同时,开展产后新妈妈盆底肌功能康复干预和产后避孕知识普及宣教,减少哺乳期非意愿妊娠发生。
实施优生营养监测工程。一方面加强婚前、孕前夫妇体重管理,提高待孕夫妇的健康生育知识水平。另一方面加强孕妇体重管理,对所有孕妇进行合理营养的宣教,针对不同孕期提供阶段性营养监测,根据监测结果指导量化全天膳食结构,制定不同时期体重增长目标。指导孕妇从早孕开始重视营养,降低营养不合理而导致的妊高症、妊娠期糖尿病、贫血、营养不良、巨大儿等发生率。
实施“六护”工程(即“护脑、护心、护眼、护耳、护齿、护体”)。与教育部门、妇联等单位联合,开展0-6岁儿童心量表或引进ASQ项目让家长参与儿童智能发育跟踪,及时发现异常儿童,积极训练矫正。加强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的筛查,设立住院分娩筛查及产后42天筛查两道关口,由各社区卫生中心及乡镇卫生院积极跟踪患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的管理,形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县妇幼保健机构、县级医院之间的联动机制,做好患病儿童的管理。
实施单独二胎保障工程。加强孕前优生宣传,告知夫妇双方及时到妇幼保健机构进行孕前优生检查。对于取环一年后仍未妊娠者进行随访,进行精液检测、排卵监测、内分泌检测、输卵管通液等技术干预,发现问题及时对症处理。严格筛查疤痕妊娠及高龄产妇,从社区中心建册开始将其纳入管理,及时指导孕妇进入孕期高危监测流程。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