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 > 正文

文明家庭先进事迹 | 刘会琴家庭

时间:2024-10-15 09:53:35      字体:  打印  播放

家就像根,永远是树叶的归宿;家就像一件大衣,不会提高温度,但却给予人们连火炉都不能代替的温度;家就像是一瓶陈年佳酿,融进了许多宽容和理解,包含了更多的生命内涵。在我们身边,就有一个这样的家庭,他们在平凡的生活中演绎着点点滴滴的亲情故事。

1657877094290.jpg

作为一名儿女,在赡养老人问题上,刘会琴对丈夫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父母辛苦了一辈子,孝敬老人、赡养父母是为人子女最起码的标准,人人都要有一颗孝敬父母的心。孝顺不仅仅要记在心里,更要落实在行动上”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她照顾夫妻双方的老人多年,毫无怨言,主动承担起赡养老人的所有重担,总是自觉自愿,无怨无悔。现在的两位老人年事都已高,由于长期的操劳身体落下了多种的疾病,但在老人的屋子里,却呈现出无限温暖的景象,老人的生活必需品一应俱全,屋里收拾的干净利落,这都是刘会琴下班后抽时间去给老人打理的。她对孝的理解是:“老人把儿女养大不容易,儿女为了老人的健康和幸福,应该付出最大的努力和代价”。尽管她为了生活,社区工作很忙很辛苦,但她对老人的关心照料从不掉以轻心。都说媳妇难做,可刘会琴却用自己的行动默默的诠释着“孝道”的真谛,让婆婆觉得这个儿媳妇比自己的亲生女儿还要好,婆婆常说“有这样的好儿媳,是我前世修来的福!”婆婆有病了,她便送婆婆上医院就诊,每次送婆婆上医院,不知道情况的人还以为婆婆是她的母亲。照顾完婆婆,又立马回到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努力完成社区的各项工作任务。

微信图片_20220711113335.jpg

作为一位妈妈,刘会琴非常注重对孩子的教育,为了培养孩子成才,她重视对孩子人生观、价值观的思想教育,教育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做对社会有所作为、有所贡献的人。她自小就培养儿子吃苦耐劳、辛勤劳动的精神,不娇纵、溺爱孩子,既教孩子学知识,又教他学做人。为了让孩子从小孝敬老人、尊敬长辈,对人有礼貌,刘会琴夫妻俩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感染着;现在,儿子已结婚成家,拥有了自己幸福的小家,平日周末或假期,儿子儿媳回来总是对老人们嘘寒问暖,陪着聊天,帮着做家务,是充满了孝心、爱心、上进心的好孩子。

微信图片_20220711113345.jpg

作为一名妻子,20多年来,在这个并不是非常富裕的普通家庭里面,他们夫妻相互关爱、相互支持,一起承载起生活的重压。他们一直以来相亲、相敬、相爱,真诚相处,建立起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

每个家庭都会有一些琐事,都会有一些不快乐,而她应对这些困难却也是游刃有余,得心应手。因为她有一颗真挚的心、平常的心、善良的心。每个人都有一些个性和脾气,有时婆婆会唠唠叨叨,有时婆婆也会发火,每到这时,她都非常理解老人的心情,从不和老人争辩。等事情过后,她就细心地了解婆婆生气的原因,并对婆婆进行安慰和劝解。在处理一些事情上,有时她的看法会和婆婆发生分岐,每到这时,她都会坐下来和婆婆商量,征求婆婆的意见,并将婆婆的意愿放在第一位,让婆婆开心满意。

微信图片_20220711113340.jpg

常言道:“顺者为孝”,老人上了岁数,话多唠叨是经常的,每当这个时候,她就对丈夫说,不要和老人计较小节,尊敬老人是我们的传统美德。虽然有些话我们不爱听,但婆婆绝无恶意,我们要耐心听,等听完再作解释,这样就会化解误会。她矢志不渝地用自己的大爱使得一家人舒心愉快地生活,以自己崇高的道德素养演绎着人间纯真的孝德情怀。

在这个家庭里,有一位好儿媳、好妻子、好母亲,不辞辛劳、无怨无悔地照顾着全家老小的衣食起居,坚守对父母对家人的责任和义务,懂得感恩,懂得报答,用真心待人,以挚情爱人,并且在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平凡而又平淡的生活中,去传承孝老爱亲的美德,家庭团结和睦,遵纪守法,积极进取,乐于助人,深受邻里和社会的好评。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