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 > 正文

逛竹溪早市,一起感受溪城热气腾腾的市井烟火气

时间:2024-09-06 20:26:00      字体:  打印  播放

云上竹溪客户端讯记者张亚楠 报道:记忆中的老街好像总是很窄,当太阳初升照进老街的巷子,热气腾腾的早点摊,理发的、修鞋的、卖菜的、出山货的……看着这满街的人来人往,烟火气满满的街头,窄窄的古巷却成为最能治愈人心的地方,也是记忆里最繁华的地方。

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早睡早起,享受美食,享受生活,一起感受溪城热气腾腾的市井烟火气。

每到清晨时分,溪城的早市,用热气腾腾的烟火气唤醒了全新的一天,当很多人还在熟睡的时候,竹溪各个早市已经开始忙碌,熙熙攘攘的街市是很多人向往的秘密基地。

红光市场里,生鸡活鸭,鲜鱼水菜,碧绿的黄瓜、通红的辣椒,五颜六色的果蔬、活蹦乱跳的鱼虾......热热闹闹,挨挨挤挤,一切都充满了生机。

此起彼伏的叫卖声,老板与顾客的讨价还价声,都演绎着热气腾腾的生活。万物的新鲜,美食的温暖,将世间百态一幕幕上演,交杂在早市小江湖中的快意交锋与脉脉温情。

寻找竹溪最接地气的烟火气,到东门老巷子尝到地道“老竹溪”早点,应该是每个竹溪人心里的执念。它就像被挤进深宅藏起来的私房,不常待客,却能长久温暖自己的味蕾和心房。

当第一缕晨曦普照在这条街道上时,烟火气息渐渐弥漫在空气中,飘香的格格、焦脆的榨菜饼、热气氤氲下的小笼包,还有竹溪特色懒豆腐、甜浆子、糊豆......在这个爱吃也会吃的小城,美好的一天都是从过早开始。

一走进这条巷子,便会被飘香十里的烤饼味吸引,远远望去,一家店铺门前排着长队。这是一家夫妻摊,婆婆负责揉面,爹爹负责炕饼,二十年来的默契与经验已将这份制饼技艺打磨的“出神入化”。炭火炙烤下带来的烟火气赋予其灵魂,饼子外酥里脆,层层叠叠,自家调制的酱料与榨菜夹在酥脆的面饼中,一个饼子都能让你满足一整天,如果不行,那就再来一个。

紧挨着酥饼的是一家成云早点,这家早点不仅花样多而且味道精。先是炸的金黄的油条和大个圆润饱满的麻球吸引眼球,再是老人们都爱吃的甜浆子、豆腐脑、糊豆供不应求。

在这里还能解锁一种新吃法——豆腐脑泡油条,永不过时的经典佳肴。刚炸出锅的油条,就着热气,切成小段,放入豆腐脑中,稍微一泡即可,喜甜之人,可加入一勺白砂糖;喜辣之人,便淋一勺辣椒,各有风味,百吃不厌。作为一道老祖宗流传下来的美味,经久不衰,可谓传统经典早点。豆腐脑清爽滑嫩,油条松脆柔韧,这二者搭在一起却是极妙的组合。

小汪早点作为最早将格格从重庆带到竹溪的老字号,三十年的时光,已将格格儿口味做到最佳,有排骨和肥肠两种不同口味可供选择。夹起一块排骨放入口中,香味蔓延开来,排骨一咬就脱骨,肉质鲜嫩多汁,爽滑细嫩。底下一层绵软香甜的土豆让层次感再次得到提升,香气在唇齿间溢出,微微辣的口感,无论是肉还是土豆都不会觉得腻。

要说竹溪男女老少都爱吃的早点,竹溪小笼包当之无愧。一盘小笼包,再来两勺秘制经典辣椒酱,美好的一天从辣椒淹死小笼包开始。在竹溪,若是讲斯文论形象,是永远也吃不到美味的小笼包。

竹溪的小笼包并非是小蒸笼蒸出来的,而是用大口钢锅蒸的。每逢锅里冒出浓厚的白气儿时,周围已经围满一圈端着盘子蓄势待发等着抢小笼包的食客。待到锅盖一揭,只见密密麻麻的手争先恐后往前伸,一锅包子一分钟就被哄抢一光。刚出锅的包子,洁白松软,馅儿鲜,汁儿香,淋上两勺辣椒,再配些许榨菜丝,简直是人间美味。

对于喜欢粉和面的食客来说,去西关桥河堤上的一排炒米粉店准没错,闭着眼选一家,都不会让你失望。不同于南方细圆形米粉,竹溪的米粉,俗称面皮子,是切出来的宽条,都是店家用米浆现蒸出来再现炒,确保食材的绝对新鲜。

喜食重口味的竹溪人即使是早餐也习惯了辣味十足。炒米粉的灵魂搭子是肉丝和绿豆芽,也可加入火腿肠和煎蛋。辣椒粉、花椒面、葱花一样都不能少,再加上有着十几年颠勺经验的老师傅们开着大火快速翻炒,才能炒出一盘香糯麻辣的、锅气十足的米粉。

老街的热闹是看得见的烟火气,弥漫着生活本质的气息。一条街,两边摆满了小摊小贩,蔬菜瓜果亦或是小吃零嘴应有尽有,是童年记忆里那个充满人情味的街边市场。

老街深巷早已和百姓生活融在一起,穿街走巷在城门洞子的青石板上,老街两边是木质门窗、瓦黛墙面的民居楼和铺面,古韵、安静、祥和的气息扑面而来,带有江南水乡的古朴安静气质。

早晨巷口的那一份早点,每一缕鲜香都抚慰着每个早起人的肠胃。老街早市最能感受人间烟火,街上历经岁月沉淀下来的经典美味,是竹溪人从小到大的不舍回忆。

慢下来,再慢一些,拾起这细细碎碎的人间百味,用溪城早市治愈生活,让疲惫的心灵在这片精神港湾停驻一刻,抚慰心灵,犒赏味蕾。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吃一口十堰,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