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 > 正文

身边的榜样丨返巢“新农人”成为“兴农人”

时间:2024-05-15 09:45:11      字体:  打印  播放

竹溪新闻网讯记者 方赛 李遥 秦首东 报道:在秦巴山区,有这样一位致富女能手,深耕生漆产业二十多年,依然孜孜不倦,她获得的荣誉无数,上到国家级,下到百姓口碑,始终朴实无华。

因为热爱,她坚守传承;选择发展,她创新探索。在秦巴莽莽大山赋予的多姿多彩中,她犹如一位艺术家,用匠心雕刻时光,她就是全国“百强乡土人才”张晓莲。

初夏时节,秦巴莽莽大山更加绚烂多姿。泉溪镇石板河村置身于秦巴山脉间,集北方的绚烂和南方的灵动于一身,在和煦的春风中像是开启了油画滤镜,让人流连忘返。

△ 张晓莲教授村嫂制作漆艺

持续的阴雨天气让张晓莲可以静下心来在漆艺工作坊传授村嫂们技艺,这也是师徒间难得的交流心得、研发新品的时候。

△竹溪县石板河生态旅游有限公司漆艺师 张晓莲

1980年出生的张晓莲,是我县漆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四代传承人,土生土长的竹溪人,祖上几代都是以生漆为业,漆树栽种、采割、加工、利用等传统技艺传承延续至今。

△竹溪县石板河生态旅游有限公司漆艺师 张晓莲

漆树林下套种经济作物,弥补了漆林抚育期间的收入空白,实现了长短效益结合,既管护了苗木又增加了农民收入,降低漆农前期造林的投入压力,科学合理的立体栽培方法,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收益。张晓莲还充分发挥金漆世家在良种培育、技术创新等方面的优势,建设改良生漆产业科普示范基地1100亩,成为我县最大的生漆无性繁殖育苗母本基地。她的这一漆林套种作物农业培育法获得了现代农业专利权的保护。

有了漆树,给张晓莲的生漆工坊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原材料保障,但传统的割漆工艺效率低又让她眉头紧锁。通过反复摸索、不断尝试,一次次小小的改变解决了她的燃眉之急。

△竹溪县石板河生态旅游有限公司漆艺师 张晓莲

△重庆市巫溪籍割漆匠人 廖宜正

返乡创业后的她,先后成立了4家生漆产业发展合作社,种植漆树过万亩。作为新农人,她没有把生漆作为自己的创业唯一产业,反而是想方设法延长产业链。依托当地石板河AAA级旅游景区的优势,她在游客服务中心开办漆工坊、木工坊及漆器展厅,主营生漆髹涂、漆艺培训及漆器销售,成立了竹溪县石板河生态旅游有限公司。

△竹溪县石板河生态旅游有限公司漆艺师 张晓莲

如今,石板河村出门务工的村民少了,返乡就业的多了,在家门口就业成为了当地村民常说的“幸福感”。

△泉溪镇石板河村村民 廖思平

△泉溪镇石板河村党支部副书记 张宏军

如今,通过张晓莲的实践探索和示范引领,不仅为我县的生漆工艺树立了行业标杆,也在推动漆艺传承、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让我县的生漆产业从种植到应用形成了良性可借鉴的产业链闭环。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