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 > 正文

“社保知识20问答”合集来啦!快收藏

时间:2023-10-29 16:20:34      字体:  打印  播放

“社保知识20问答”合集来啦!快收藏

试用期可以不缴社保费吗?养老保险断缴,能补缴吗?养老保险转移接续怎么办?……

关于社保,你是不是有太多的“想了解”?“2023年社保服务进万家”活动,社保知识20问答涵盖了最新最全的社保知识,快快收藏吧!

【说明:根据“中国社会保障杂志”公众号相关专栏内容整理,仅供参考,请务必结合实际使用。】

问:1、试用期可以不缴社保费吗?

答:不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五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未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其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都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这是法律强制规定的。即使是在试用期,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也不能不缴社保费。

问:2、个人可以自愿放弃参加社保、缴纳社保费吗?

答:不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应当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为劳动者参加社会保险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系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该项义务不能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通过约定变更或者放弃。

问:3、用人单位欠缴社保费,可以要求补缴吗?如不愿补缴,怎么办?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有权对违反社会保险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举报、投诉。用人单位侵害个人社会保险权益的,个人可以要求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或者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依法处理。

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限期缴纳或者补足。

问:4、两种养老保险都参加过,缴费年限如何计算?

答: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印发<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暂行办法>的通知》(人社部发〔2014)17号)规定,参保人员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转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并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年限不合并计算或折算为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参保人员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转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并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合并计算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

问:5、养老保险断缴,能补缴吗?影响养老金发放吗?

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等法律制度规定,养老保险已断缴部分不可以补缴,中断缴费前后的缴费年限累计计算。养老金发放遵循“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原则,若累计缴费年限减少,则发放待遇也会相应降低。

问:6、以前缴纳的养老保险过期会作废吗?

答:按现行政策规定,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养老保险费。

参保人员依法缴纳养老保险费,缴费年限累计计算,达到基本养老金领取条件时,可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问:7、参保人去世,养老保险白缴了吗?

答:别担心!国家政策有规定,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员死亡的,个人账户余额可以继承。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规定,其遗属还可以领取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由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付。

问:8、参保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累计缴费不足15年怎么办?

答:根据《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若干规定》,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延长缴费至满十五年;社会保险法实施前参保、延长缴费五年后仍不足十五年的,可以一次性缴费至满十五年。

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含延长缴费),可以申请转入户籍所在地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未转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个人可以书面申请终止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

问:9、身份证和档案出生时间不一致,企业职工退休年龄以哪个为准?

答:关于职工出生时间的认定,国家已有明确的政策规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制止和纠正违反国家规定办理企业职工提前退休有关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1999〕8号)规定,对职工出生时间的认定,实行居民身份证与职工档案相结合的办法。当本人身份证与档案记载的出生时间不一致时,以本人档案最先记载的出生时间为准。

问:10、灵活就业人员如何参加养老保险?

答:一、灵活就业人员可选择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都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自愿选择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员可在本省规定的个人缴费基数上下限范围内选择当地缴费基数。灵活就业人员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且满足基本养老保险最低缴费年限条件的,可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二、灵活就业人员还可选择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非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及不属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覆盖范围的城乡居民,可以在户籍地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问:11、灵活就业人员如何办理参加职工养老保险手续?

答:第一步,申请。

携带本人身份证(居住证)或社保卡,到当地社保经办机构办理参保手续。

第二步,选择缴费档次交钱。

参保后,选择合适的缴费基数档次进行缴费。

问:12、灵活就业人员能领取社保补贴吗?如何办理社保补贴申领?

答:就业困难人员、离校2年内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实现灵活就业的,均可申领社保补贴。具体标准是:按灵活就业后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给予一定数额的社会保险补贴,原则上不超过实际缴费的 2/3。

只需提供基本身份类证明(或毕业证书)原件或复印件、灵活就业证明材料等即可。人社部门审核后,如果符合条件,会将补贴资金支付到劳动者本人的社会保障卡银行账户中。

问:13、灵活就业人员满足哪些条件可以领取养老金?

答:灵活就业人员领取养老金,手续很简单。只要满足两个条件即可:一是达到最低缴费年限,二是达到法定退休年龄。

届时,携带个人身份证件到社保服务窗口或者通过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App)等线上渠道,办理完退休和待遇领取手续,就能按月领取养老金。

问:14、养老保险转移接续怎么办?

答:直接向新参保地提出转入申请就行。如果你是企业职工,可由新工作单位为你办理转入申请;如果你以个人身份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你自己向新参保地提出转入申请即可。

线上操作,尽在“掌”握,具体流程为:

参保人可以直接登录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申请办理养老保险关系转移;也可以登录“掌上12333”APP,以及与电子社保卡相关联的公众号或者小程序提出转移申请。

问:15、哪些情形不需要办理养老保险关系转移?

答:1.企业职工在省内流动就业的,不需要转移养老保险关系,只需办理变更登记即可。

2.参保人员在新参保地建立临时缴费账户的。原参保地会继续保留参保人员的基本养老保险关系,不需要办理养老保险关系转移。

3.参保人员在原参保地存在超过3年(含3年)的一次性缴费,且无法提供有关法律文书或其他有关材料的,不能转移该一次性缴纳部分的缴费年限和资金。

4.参保人员在原参保地存在欠费且拒绝补缴的,欠缴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时间不计算缴费年限,个人欠费的时间不转移基金。

5.参保人已经按照国家规定开始领取养老保险待遇的,不再办理养老保险关系转移。

问:16、换工作地必须办理养老保险转移手续吗?如不办理,新单位能直接缴纳吗?

答:企业职工在省内流动就业的,不需要转移养老保险关系。跨省流动就业或在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之间流动就业可办理转移接续手续。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财政部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的通知》(国办发〔2009〕66号)规定,已经按国家规定领取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人员,不再转移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在领取待遇前,您均可办理转移接续,不会影响新单位为您办理参保手续,也不会影响个人的社保权益。

问:17、职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条件是什么?

答: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员,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即可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一是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

二是缴费年限达到国家规定的最低年限,目前规定是15年。

问:18、哪些因素会影响基本养老金水平?

答:按照我国目前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多缴多得、长缴多得”,基本养老金与个人累计缴费年限长短、缴费水平高低、个人账户金额多少、退休年龄的大小、当地职工平均工资高低都有直接关系。

累计缴费时间越长,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越多;缴费水平越高、退休时间越晚,个人账户养老金越多。

另外,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会影响计发月数,对个人账户养老金的高低产生影响。

问:19、曾在不同省份工作过,退休后在哪里领取养老金?

答:跨省流动就业的参保人员达到待遇领取条件时,按下列规定确定其待遇领取地:

(一)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在户籍所在地的,由户籍所在地负责办理待遇领取手续,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二)基本养老保险关系不在户籍所在地,而在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累计缴费年限满10年的,在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办理待遇领取手续,享受当地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三)基本养老保险关系不在户籍所在地,且在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累计缴费年限不满10年的,将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回上一个缴费年限满10年的原参保地办理待遇领取手续;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四)基本养老保险关系不在户籍所在地,且在每个参保地的累计缴费年限均不满10年的,将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及相应资金归集到户籍所在地,由户籍所在地按规定办理待遇领取手续,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问:20、如何办理领取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

答:领取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一年一次,主要有三种方式:

一是大数据比对。社保经办机构与有关部门进行数据比对,不需要本人进行任何操作即可通过认证。目前,全国大约有1/3的退休人员是通过数据比对方式完成认证的,以后比例会越来越高。

二是手机刷脸。通过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网站或“掌上12333”等官方手机APP,做几个简单动作,即可随时随地完成刷脸认证。在境外居住人员还可以通过外交部“中国领事”手机APP进行刷脸认证。

三是社会化服务认证。社保经办机构委托社区(村)基层组织通过多种方式开展认证。高龄老人和行动不便的特殊群体可以提出上门认证申请,社保经办机构提供上门认证服务。

来源:十堰人社

( 责任编辑:admin    新闻报料:2729868 )